政治建軍,是指我們黨通過革命的政治工作,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軍隊的理論原則和實踐活動。回顧百年黨史,我們黨從獨立建設新型人民軍隊伊始,就公開承認軍隊的政治性,始終把政治建軍作為最重要的問題緊抓不放,在長期革命戰(zhàn)爭和建軍治軍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人民軍隊政治建軍思想。這一思想發(fā)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成熟于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并在新中國成立后不斷豐富發(fā)展。進入新時代,習主席指出:“政治建軍是我軍的立軍之本,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松懈。”2014年,習主席親自提議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深入研究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從全局上作出戰(zhàn)略部署,帶領全軍尋根溯源、革弊鼎新,重整行裝再出發(fā),開啟了新時代人民軍隊政治建軍的新征程。在這一波瀾壯闊的政治建軍實踐中,習主席針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我軍政治建設上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崇高的使命情懷和宏闊的遠見卓識,不斷進行理論思考、理論探索和理論創(chuàng)造,深刻闡發(fā)了新時代我軍政治建設的特點規(guī)律、方針原則和戰(zhàn)略策略,形成了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這一方略,與馬克思主義和我們黨政治建軍的思想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軍事指導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政治建軍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永遠跟黨走
軍隊聽誰的話、跟誰走,槍桿子掌握在誰的手中、為誰服務,歷來是軍隊建設的首要問題,也是政治建軍的首要問題。建軍初期,我們黨就認識到武裝力量領導權的極端重要性,并積極進行探索實踐。南昌起義前夕,中共中央就決定成立黨的前敵委員會,組織領導起義工作。1929年6月,毛澤東在一封信中尖銳指出,“個人領導與黨的領導,這是四軍黨的主要問題”,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絕對的黨領導”、黨的“絕對的指揮權”等概念。古田會議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各項制度,使我軍從此有了政治靈魂,定型成為新型人民軍隊。
進入新時代,習主席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為政治建軍的頭等大事緊抓不放,鮮明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黨的十九大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全軍堅持把鑄牢軍魂作為政治建軍的核心、軍隊建設的首要,不斷打牢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思想、政治、組織基礎,特別是把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作為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重要衡量標準,確保了全軍軍魂永不變、軍心永向黨。
堅持圍繞堅定理想信念抓好科學理論武裝,從根本上強固官兵的精神支柱
無論哪個時期,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定官兵理想信念,都是政治建軍的根本任務。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經(jīng)常親自給紅軍官兵講政治課,使官兵懂得革命道理,自覺為工農而戰(zhàn)?!豆盘飼h決議》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延安時期,我們黨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達到了全黨全軍思想上高度統(tǒng)一,為抗戰(zhàn)勝利和全國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把理想信念看作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政治靈魂”“立命之本”“壓艙石”“主心骨”“總開關”,講得最多、強調最重、要求最嚴,深刻指出“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革命軍人的靈魂,是克敵制勝、拒腐防變的決定性因素”,鮮明提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明確要求把堅定官兵理想信念作為“戰(zhàn)略工程”來抓,充分發(fā)揮理論武裝在堅定理想信念中的重要作用,使理想信念“在全軍牢固立起來”。
堅持為能打仗、打勝仗提供服務保證,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任務
我們黨從建軍起,就十分注重運用政治措施,把一切工作都聚焦到為打仗服務上。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紅軍雖然人員減少了,但由于實行民主制度和革命自愿原則,戰(zhàn)斗力反而增強了。1928年11月,毛澤東在總結井岡山斗爭經(jīng)驗時指出,在紅軍傷亡較大且得不到補充的情況下,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力“只有加緊政治訓練的一法”??箲?zhàn)時期,毛澤東系統(tǒng)總結我軍政治工作服務打勝仗的經(jīng)驗,鮮明地把“瓦解敵軍”列為政治工作三大原則之一。建軍以來,我軍武器裝備長期處于敵強我弱狀態(tài),但卻能以劣勢裝備戰(zhàn)勝優(yōu)勢之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軍的戰(zhàn)斗力加上政治的因素,即“鋼”和“氣”相加整體上優(yōu)于對手,實際上還是以優(yōu)勝劣。
進入和平年代,政治工作如何服務于能打仗、打勝仗,是擺在全軍面前的現(xiàn)實課題。面對和平積習對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的影響,習主席鮮明提出“價值之問”“勝戰(zhàn)之問”“本領拷問”,強調我軍根本職能是打仗,戰(zhàn)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指出要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zhàn)斗力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融入到軍事斗爭準備全過程,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充分發(fā)揮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zhàn)斗力建設的獨特作用,以剛性措施推動戰(zhàn)斗力標準硬起來、實起來。
堅持全面加強軍隊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制勝優(yōu)勢
黨的建設是我軍建設的核心問題,是我軍全部工作的關鍵。毛澤東在總結井岡山斗爭經(jīng)驗時說,邊界紅旗始終不倒,“一個要緊的條件,就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古田會議系統(tǒng)論述了從思想、政治、組織、作風上全面加強軍隊黨的建設思想??箲?zhàn)時期,毛澤東結合國內形勢和我軍任務轉換,開展延安整風運動,系統(tǒng)總結黨的建設理論,把黨的建設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并列為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解放戰(zhàn)爭勝利前夕,毛澤東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可以說,加強黨的建設貫穿于黨領導人民軍隊的全部歷史之中,與政治建軍的實踐融為一體、相映生輝。
新的歷史條件下,習主席反復強調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推進強國強軍的必然要求,并就新時代“為什么要加強軍隊黨的建設,如何加強軍隊黨的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強調要把抓黨的建設與抓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抓高層黨委班子、高級干部與抓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結合起來,把抓黨內集中教育與抓經(jīng)常性黨內政治生活結合起來,把加強教育管理監(jiān)督與健全法規(guī)制度結合起來,為加強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培養(yǎng)合格革命軍人和建軍治軍骨干,從源頭上為部隊全面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培養(yǎng)合格革命軍人,是政治建軍要求在鑄魂育人上的集中體現(xiàn),而鍛造建軍治軍骨干和各類人才,則是對培養(yǎng)合格革命軍人的聚焦和深化。戰(zhàn)爭年代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先后提出“智勇雙全”“紅專統(tǒng)一”等革命軍人標準。全面抗戰(zhàn)初期,毛澤東指出:“現(xiàn)有的骨干還不足以支撐斗爭的大廈,還須廣大地培養(yǎng)人材。”延安時期,由黨中央和邊區(qū)政府創(chuàng)辦的各類干部學校多達30余所,為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乃至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準備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面對新情況新任務,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革命軍人”作為培養(yǎng)官兵的目標。
進入新時代,習主席著眼強軍事業(yè)需要,提出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建設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倪^硬部隊,樹立“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于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軍隊好干部標準,走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yè)教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yǎng)路子,推進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全軍認真貫徹習主席指示要求,廣泛開展爭創(chuàng)“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優(yōu)秀個人活動,大力實施人才強軍戰(zhàn)略,加快“三位一體”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加緊推進干部政策制度調整改革,著力解決選人用人標準、程序和風氣等方面的問題,有力推動了我軍軍事人員現(xiàn)代化建設健康發(fā)展。
堅定不移推進正風肅紀反腐,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是軍隊思想政治建設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三灣改編時,鮮明提出廢除雇傭制度和軍閥作風,取消干部特權保證官兵平等。中央蘇區(qū)時期,頒布《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第26號訓令,嚴懲軍內貪腐分子??箲?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頒布《懲治貪污暫行條例》,八路軍120師規(guī)定貪污500元就執(zhí)行死刑。解放戰(zhàn)爭時期,重新頒布《關于整頓全軍紀律的訓令》,為部隊執(zhí)行入城政策紀律奠定了基礎。全國解放后,嚴肅查處一批貪腐人員,并將劉青山、張子善等人判處死刑。正是因為我們黨一貫強力正風肅紀,鐵腕懲治腐敗,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政治本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把軍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同黨和軍隊工作大局聯(lián)系起來思考部署,把正風肅紀反腐作為政治建軍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抓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舉措,確立了實現(xiàn)政治生態(tài)海晏河清這個大目標,抓住了“關鍵少數(shù)”這個“牛鼻子”,找到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科學方法路徑。在習主席堅強領導下,全軍以糾“四風”改作風破題開局,以從嚴執(zhí)紀彰顯力度,紀檢、巡視、審計“三把利劍”同向發(fā)力,干部工作大檢查、財務工作大清查、清房清車清人等專項清理整治拉網(wǎng)起底,尤其是重拳鐵腕懲治腐敗,堅決查處了郭伯雄、徐才厚等一批軍中“老虎”,產生了強大震懾效應,反腐敗斗爭形成壓倒性態(tài)勢,軍隊風氣得到根本性扭轉。
堅持發(fā)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永葆我軍的性質、宗旨、本色
從人民軍隊的誕生、成長和發(fā)展,政治工作一直是重要的“生命線”。1932年7月,黨中央在給中央蘇區(qū)中央局及蘇區(qū)閩贛兩省委的信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1938年12月,八路軍總部頒布《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把“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首次寫入我軍政治工作條例。1944年4月,譚政在西北局高干會議上作《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毛澤東在審看這個報告草稿時親筆增寫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從而使政治工作生命線的地位作用更加牢固地在全黨全軍樹立起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站在黨、國家和軍隊事業(yè)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從政治工作領域的撥亂反正抓起,明確指出“政治工作實質上是黨領導和掌握軍隊的工作”,并用“看家本領”“最大特色”“最大優(yōu)勢”“重要保障”等鮮明表述,再次重申“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強調既要堅持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又要著力抓好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立起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的總綱。這些年來,全軍部隊在高揚旗幟中凝魂聚氣,在弘揚傳統(tǒng)中正本清源,在整風整改中革除積弊,在調整改革中譜寫新篇,廣大官兵精神面貌為之一新,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更加凸顯,重新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