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近年來,特別是在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中,四川省政府堅持把互聯網作為重要陣地,主動用網、科學治網,依托網絡創(chuàng)新推動新聞發(fā)布工作,有力傳遞了黨委政府聲音、凝聚了社會共識、調動了網民積極性。結合工作,以“底氣和自信”“士氣和自塑”“正氣和自省”三組關鍵詞,談一些體會。
底氣和自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成功實踐和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我們做好新聞發(fā)布工作的最大底氣,我們有充分的自信繼續(xù)做好工作并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
人們常說,說易做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實踐活動是“做”,新聞發(fā)布就是“說”。回顧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從一窮二白、積貧積弱到站起來、富起來,在“做”這個難的事情上取得了輝煌成就。概括起來,一是發(fā)展實績有目共睹。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穩(wěn)居世界第二位,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通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進程,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二是制度優(yōu)勢充分彰顯。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全球經濟社會發(fā)展形成巨大沖擊。疫情之初,西方國家一些人士攻擊我們黨,預測中國將陷于崩潰?,F在事實證明,我們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zhàn)略成果。中國不僅沒有崩潰,而且以疫情為試金石,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三是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在神州大地,《我和我的祖國》成為近幾年廣為傳唱的動人歌曲。14億中國人民達成一致共識,中國共產黨就是能、馬克思主義就是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好。我們應當也必須把我們做了的、正在做的和將要做的工作說清楚說好,為進一步推進工作凝聚起強大力量,營造良好氛圍。
士氣和自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越向前推進,加強國家形象的塑造越為重要,我們要鼓起士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樹立和展示當代中國形象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接近這個目標,解決“挨罵”問題、塑造良好國家形象就越凸顯越迫切。一是要勇說敢講。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要旗幟鮮明堅持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積極主動闡釋好中國道路、中國特色,帶頭講、主動講,從不同層級、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說明。二是要善說會講。做好新聞發(fā)布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公開透明等原則十分重要,這是根本所在;提升媒介素養(yǎng)和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特別是講故事的能力也很重要,這是成功的關鍵。善說會講,既要講激動人心的宏大敘事,也要講溫暖人心的個人故事,既要會說讓人嚴肅對待的鏗鏘語言,也要會說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表達,在潤物細無聲中傳遞立場和觀點,表明意愿和態(tài)度,展示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的良好形象。三是要說清講好。新聞發(fā)布工作說得清不清,講得好不好,一個基本判斷就是有沒有實現發(fā)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做好政策解讀的功能。對此,一定要細分受眾群體,用好立體組合式發(fā)布載體,健全完善新聞發(fā)布工作機制,既說清楚、講明白,又傳得開、被接受。今年4月,四川省政府新聞辦組織“雨衣妹妹”等5名志愿者代表,以“擺龍門陣”的拉家常形式,講述抗疫故事,既讓人們認識到疫情防控的艱苦,也真切感受到每個普通人身上散發(fā)出的濃濃正能量,取得了信息發(fā)布、新聞宣傳、社會教育的多效合一。
正氣和自?。盒侣劙l(fā)布工作是直面媒體、直面群眾的工作,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要統(tǒng)籌法、理、情,既弘揚正氣凝聚力量,又反躬自省改進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人是思想的載體、力量的源泉,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要求我們堅持人在哪兒,工作重心就放到哪兒。在此次疫情防控新聞發(fā)布中,國新辦首次離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將發(fā)布會直接開到武漢抗疫一線,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了解真實、權威信息,這既是新聞發(fā)布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更是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的成功實踐??偨Y提煉疫情防控新聞發(fā)布工作,有兩個突出特點令人印象深刻,值得長期堅持。一是要始終弘揚正氣,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黨和政府通過對疫情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形勢、對中央有力的領導組織、對醫(yī)療疾控和義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對湖北乃至全國各地各條戰(zhàn)線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全景式發(fā)布,主動供給事實、積極回應關切、有效釋疑解惑,為鑄就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貢獻了強有力的力量。在這一過程中,也曾出現過虛假、歪曲的信息,也曾出現過消極、錯誤的言論,但我們通過及時提供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信息內容,牢牢掌握了輿論場的主動權主導權,弘揚了社會新風正氣。二是要反映民意,不斷改進和加強新聞發(fā)布工作?;ヂ摼W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我們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疫情防控新聞發(fā)布實踐再次表明,各種聲音中,正向積極的是主流,“雜音”“噪音”只是極少數。疫情防控期間,四川省政府收集網民對防疫工作的意見建議1000余條,其中強化農村地區(qū)防疫宣傳教育、暫停汽車尾號限行、加強聚集性活動管控等70多項建議轉化為全省疫情防控政策或工作舉措。把新聞發(fā)布作為征集民意、匯聚民智的渠道,把群眾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凝聚形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合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政府辦公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