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全國大中小學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信仰包括理想層面與實踐層面兩個方面的內容,理想層面即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實踐層面則直接指向社會主要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馬克思主義信仰注入了新的內容,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繼續(xù)解放社會生產力,更平衡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在中國百年革命歷程中,在挽救中國危亡道路上犧牲的革命志士手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中奮力拼搏的中國人民心中共同決定的。在網絡時代,我們更容易接觸到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產品,然而任何社會向前發(fā)展,都需要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理念的引領,從而達成社會共識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如果缺乏主流意識形態(tài)引領,人們就容易被各式各樣的思想謬誤所誤導,就可能造成社會的極大混亂,社會發(fā)展就可能停滯甚至倒退,人民生活也就不可能幸福和安定。所以從社會持續(xù)發(fā)展、人民幸福感持續(xù)提高的角度看,對人民群眾進行信仰教育是極為重要且必要的。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更是不斷發(fā)展的理論,它始終站在時代前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在時代大變革中為我們指引正確的前進道路,不斷彰顯自身的強大生命力。共產主義是我們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但有人認為共產主義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是望都望不到的。其實這是對共產主義的誤解,馬克思教導我們,事物是不斷發(fā)展的,它有一個量變和質變的過程,在質變之前是無數(shù)個量變。我們在社會實踐中完成的每一個量變都是在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個質變埋下一塊磚,搭上一片瓦。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華民族才不會折腰,才能一鼓作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具有重要實踐價值。如何更好培育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所有思政課教師都必須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信仰的培育一般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原汁原味的經典著作解讀,二是在實踐中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三是教師的個人品德、職業(yè)道德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的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師務必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和人格要正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政治要強、情懷要深的政治素養(yǎng),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政治要強指的是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做信仰的傳播者。思政課和其他課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強烈的政治屬性,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將這種政治屬性以顯性或隱性的方式賦予學生。情懷要深指的是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yǎng)分、豐富思想。思政課教師講馬克思主義信仰,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信仰,只有真正相信馬克思主義的人才能將馬克思主義信仰講透講活,讓學生感受到這是在實踐中誕生、在實踐中前進、并將在實踐中實現(xiàn)的理論,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一堆枯燥文字。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思維要新、視野要廣的專業(yè)素養(yǎng)。思維要新強調的是思政課教師應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仔細研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深刻理解。視野要廣強調的是思政課教師應該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有強烈的政治敏銳感,能在課堂上熟練運用生活中的事例去闡釋馬克思主義。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畢竟只有感動學生,才能影響學生,才能向學生展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道德素養(yǎng)。自律要嚴強調的是思政課教師應該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人格要正強調的是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用高尚的品格指引學生的人生方向,用深厚的學識吸引學生勇攀高峰。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具有重要時代價值。“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是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現(xiàn)實需要。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中國正進入改革發(fā)展的矛盾凸顯期,各種社會思潮涌動,一些外來的錯誤的社會思潮通過各種渠道對廣大青年學生產生一定影響。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就必須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把住學生思想領域的第一道關,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應有之義。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新的歷史方位上,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不斷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但我們也正處于改革開放深水區(qū),發(fā)展動力轉型期,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期,在這個關鍵時期,“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更有其時代價值。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標,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現(xiàn)實目標,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方向和動力。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者相結合,才能引領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需要廣大思政課教師去解釋,去說明,去影響和引導廣大青年學子,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
(作者系杭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院長、教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