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道德不倡,天下不寧。從新中國成立伊始提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全體國民的公德,到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基本要求,再到18年前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18年后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道德工程建設,極大地提高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公眾的文明素養(yǎng)顯著提升。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要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任務來抓,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這是對公民道德建設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走進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與時俱進,出臺并貫徹落實好《綱要》,是時代大勢所趨、黨心民心所向。
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貫徹落實《綱要》之根本。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這是以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的重中之重。如果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會全面蛻變,那么,本事再大、本領再強,也擔當不起民族復興大任。只有緊緊抓住家庭、社區(qū)、學校等“末梢神經(jīng)”,把培養(yǎng)時代新人貫穿融入于公民道德建設的方方面面,落細落小落實于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才能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追夢人的心中閃亮,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是貫徹落實《綱要》之關鍵。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德,既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也是個人的德,是道德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壓艙石”“定盤星”。只有找準這個著力點,將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貫穿于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各方面,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激發(fā)出核心價值觀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構筑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才能在貫徹落實《綱要》精神的過程中,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夢想奔跑、為追夢奮斗。
以夯實基層基礎為抓手,是貫徹落實《綱要》之重點。公民道德建設對象在基層、主體在基層。貫徹落實《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就要緊密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干部群眾工作、生活和思想實際,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與形式多樣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與生動活潑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結合起來,與宣傳和弘揚道德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結合起來,瞄準基層需求,對接群眾期盼,持續(xù)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夯實基層陣地,講好美德故事,特別注重加強網(wǎng)絡道德建設,推動網(wǎng)絡成為正能量的集散地,為奮斗新時代注入澎湃道德能量,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真實達到一個新高度、步入一個新境界。(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1030/1064570.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廣西防城港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