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該故事來源于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茖W家將青蛙投入熱水中,結果那只青蛙就像被電擊似地跳了出來。接著科學家又把它放進常溫的水里,慢慢地加熱,青蛙雖然感覺到外界溫度在慢慢變化,卻依舊“悠然自得”,沒有往外跳。當青蛙無法忍受高溫時想跳出時,已經無能為力了,在不知不覺中被煮死。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對黨員干部來說無疑是非常生動的啟發(fā)和警示。這個故事警告我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無論身處怎樣的環(huán)境,都要時刻保持警惕心態(tài)、戒備心理,謹防成為溫水中的“青蛙”,否則將會“樂極生悲”、坐以待斃,后悔晚矣。對此,筆者認為黨員干部防止陷入“溫水煮青蛙”誤區(qū),要注重慎“小”、慎“熟”、慎“安”。
要慎“小”,做到“謹小慎微”。堤潰蟻穴,氣泄針芒。小小針眼透過斗大的風。有時看似“小問題”“小意思”“小打小鬧”,但小能“醞”大,以小見大。許多落馬干部、腐敗官員幾乎都是從拿點、吃點、喝點、要點等 “一點一點”的“小”開始的。因此,對黨員干部來說,要做好慎小,特別對那些違規(guī)違紀的問題就要善于“小題大做”,時刻用“勿以惡小而為之”“患生于所忽,禍發(fā)于細微”“小者大之源,輕者重之端”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止則滔天”等良言古訓來警示、反省自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廉潔自律一定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行起,筑牢思想第一道防線,不可以“下不為例”的“安慰”自己,為自己“開脫”,自欺欺人。時時慎小,事事慎微,切實做到防微杜漸、慎獨慎微。
要慎“熟”,做到“熟而不逾”。“熟”,即熟人,親朋好友、熟知熟識之人也。有些人出于利益需要,通過各種“關系”聯系相關領導干部,通過吃吃喝喝、打牌游樂等各種方式和“花招”向領導干部“套近乎”“獻殷勤”。久而久之,某些領導干部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適應了吃喝玩樂的“環(huán)境”,接納了“熟人”,成為了“朋友”。常言道“無利不起早”“拿了人家的手軟,吃了人家的嘴短”。時機一旦成熟,這“要求”,那“幫忙”也就隨之而來。于是有些人就“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原本為民服務、為民辦事的“權力”,開始偏離“軌道”,干起違法亂紀之事來。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各種誘惑、算計都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 權力周圍 “陷阱”密布,危險重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抵得住誘惑,謹防“熟人”陷阱和“朋友”圍攻,守住“底線”,不逾“紅線”。
要慎“安”,做到“居安思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可謂至理名言。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到頭來就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只能坐以待斃。五代后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在完成父親所交代的三件事后,整日玩樂,不思進取,最終為戲子所殺,后唐亡國;明末李自成在起義軍攻入北京后,沾沾自喜,腐化墮落,致使軍隊蛻化,很快便敗于清軍之手。因安逸享樂,不思進取,功敗垂成的例子枚不勝舉。成功都是垂青勤奮之人,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前,我們不難發(fā)現有的干部隨著職務的變化和年齡的增長,而產生了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有“少干事不出事”“求穩(wěn)不求進”的傾向,工作激情減弱,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佛系心態(tài)、油膩心理嚴重。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學”起來、“動”起來,面對新時代、迎接新挑戰(zhàn),增強奮斗精神、強化學習意識,“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著力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0902/1056868.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委巡察辦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