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書寫的是奮斗歷史,樹立的是信仰豐碑。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中宣部6月11日至8月18日組織開展了“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引發(fā)各界強烈反響。
縱橫十余省,長驅(qū)二萬五千里,從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從飛奪瀘定橋、鏖戰(zhàn)獨樹鎮(zhèn),到爬雪山、過草地……無論是查閱相關(guān)的歷史資料,還是來自“記者再走長征路”的實地采訪報道,都有這樣的表述,長征歷時之長、規(guī)模之大、行程之遠、環(huán)境之險惡、戰(zhàn)斗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戰(zhàn)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成為我們黨初心使命的重要體現(xiàn),成為共產(chǎn)黨人理想信仰的重要來源。
長征兩萬五,步步關(guān)生死。此次“記者再走長征路”,先后有1300余名記者追隨當年紅軍長征步伐,深入實地采訪,累計跨越1.6萬余公里,推出萬余篇報道。通過這些來自實地采訪的報道,讓我們更能強烈地感受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偉大,更能深刻地感悟到長征精神穿越時空的偉力,更能清晰地感觸到長征這座共產(chǎn)黨人信仰豐碑的偉岸。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信念的勝利。”在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的今天,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業(yè),有著不同的方式,但落點只有一個,就是要堅守這座共產(chǎn)黨人永不磨滅的信仰豐碑,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要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對紅軍過草地有過這樣的描述:“在這個沼澤地帶幾乎大雨連綿不斷……許多人在一望無際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澤之中而沒了頂,同志們無從援手。沿途沒有柴火,他們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始終有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激勵著他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奮勇前行,從勝利走向勝利。今天,這面信仰的旗幟傳承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只有讓這面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從中獲得精神上的共鳴和感召,我們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婁山關(guān)”、“臘子口”,贏得新時代長征路上的“勝利會師”。
要讓信仰的種子結(jié)出碩果?;仡欁蛱欤菫榱烁玫貏?chuàng)造明天。今天,我們緬懷長征壯舉,重溫偉大的長征精神,感受紅軍將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就是要高擎長征的精神火炬,傳承長征的精神基因,讓信仰的種子在新的長征路上結(jié)出累累碩果,把共產(chǎn)黨人永不磨滅的信仰豐碑更好融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唯有如此,才能胸懷“長纓在手縛蒼龍”的豪邁氣概,永葆“烏蒙磅礴走泥丸”的精神氣質(zhì),當好長征精神的傳承者,當好新長征的實踐者,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刻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
要讓信仰的力量永遠流傳。紅軍長征是一部人類常讀常新的書。美國《時代》周刊曾出版一本叫《人類一千年》的書,邀請世界上數(shù)十位頂級專家,評選出人類1000年以來發(fā)生的最重要的100件事情,紅軍長征入選其中。這表明,長征屬于世界。紅軍在長征中筑就的信仰豐碑,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是人類共有的巨大精神財富。豐碑擎天,精神永存,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要讓信仰的力量永遠流傳,就要重整行裝、懷揣信仰再出發(fā),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在努力奔跑中,體驗一番“快馬加鞭未下鞍”的豪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榮光,讓追夢路上永遠放射信仰的力量。(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0821/1055392.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廣西防城港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