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雷鋒”當成一種習慣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把“學雷鋒”當成一種習慣

靜臥于溈水河畔,湖南長沙市望城區(qū)團山湖村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鋪開美麗鄉(xiāng)村的幸福畫卷。

一大早,83歲的村民李湘枚帶上垃圾袋出了門。雖步履蹣跚,但只要看到哪里有垃圾,他立馬俯身撿起,再分類放進路邊的垃圾桶,日復一日,樂此不疲。

團山湖是雷鋒早期工作過的地方。李湘枚曾與雷鋒共事,幾十年來,“學雷鋒”“當雷鋒”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在工作崗位上,李湘枚無私奉獻、樂于助人。退休后,他仍在發(fā)揮余熱。

雷鋒廣場的地基要填土,地基雜物清理需要一個多月,老人從早到晚監(jiān)督挖機工作,統(tǒng)計拖土數(shù)據(jù);綠化示范片建設(shè)時,又是他做臨時指揮,每天撲在現(xiàn)場調(diào)度……2015年,為了工程建設(shè),他義務(wù)出工110多天。

“雷鋒曾在團山湖治水、開墾,從這里出發(fā),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當年和雷鋒共事時的點點滴滴,清晰地印在李湘枚的腦海里。

上世紀50年代,湘江支流溈水河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河道淤泥堵塞,洪水泛濫成災(zāi)。1957年11月,望城縣成立治溈指揮部,啟動治溈工程。李湘枚回憶,當年冬天,雨雪交加,異常寒冷,但雷鋒和大家一道奮戰(zhàn)在綿延幾十里的大堤上,抓晴天、搶陰天,清淤泥、通河道,“他像螺絲釘一樣釘在崗位上,雙腳凍得發(fā)紫,雙手磨出繭子,卻從不喊一聲苦。”

第二年春天,治水工程完工,望城縣委決定將團山湖圍墾成一個國營農(nóng)場。團縣委號召全縣青少年捐款,為農(nóng)場購買一臺拖拉機。雷鋒得知后,捐出全部積蓄20元錢,成為全縣捐款最多的青年。

雷鋒認為,不經(jīng)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他又申請去團山湖農(nóng)場開拖拉機、開墾農(nóng)田。

比雷鋒年長4歲的李湘枚當時任團山湖農(nóng)場副廠長,兩個年輕人一起擔土、打禾、搶搬甘蔗種、抓偷瓜賊,揮灑辛勤汗水,結(jié)下深厚友誼。

“在雷鋒心中,人生的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李湘枚說,“這也激勵著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

1958年9月,雷鋒離開團山湖,前往遼寧鞍山,成為一名推土機手。雖然他離開了團山湖,但雷鋒精神從未被遺忘,學雷鋒熱潮從沒斷過。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