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故里的“活雷鋒”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雷鋒故里的“活雷鋒”

——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常年開展學雷鋒活動記事

駐守在雷鋒故里的“學雷鋒標兵中隊”——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60年如一日傳承弘揚雷鋒精神,被當地群眾譽為“雷鋒故里的‘活雷鋒’”。

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官兵看望慰問駐地家庭困難學生(2023年1月21日攝)。新華社發(fā)(彭健攝)

走進中隊營區(qū),一尊高大的雷鋒紫銅塑像迎面矗立;營院中,“雷鋒文化墻”記錄著中隊官兵踐行雷鋒精神的點滴;營房內,隨處可見雷鋒日記摘錄;宿舍里擺放著《雷鋒故事》,每名官兵的筆記本扉頁上都寫有雷鋒格言……

“雷鋒雖然離開了我們,可雷鋒精神在我們中隊卻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隨中隊政治指導員歐陽智走進中隊榮譽室,一個擺放著各式日記本的展柜格外醒目。

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政治指導員歐陽智為新兵介紹中隊榮譽室(2023年2月20日攝)。新華社發(fā)(彭健攝)

“這是每名官兵都會收到的一份特殊禮物。”歐陽智介紹,每逢新兵入營、新排長入職等,除了參觀雷鋒紀念館、學唱雷鋒歌曲外,大家還會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日記本,用來續(xù)寫“雷鋒日記”。

官兵們60年間續(xù)寫的部分“雷鋒日記”靜靜地躺在展柜中,不同的封皮,不同的紙張——變的,是樣式;不變的,是精神。

“哥哥,你就是雷鋒嗎?”在駐地烏山小學,雷鋒精神宣講的義務授課剛剛結束,一個小朋友跑到講臺旁,拉著中隊義務講解員、上等兵劉志豪的衣角天真地提問。

看著孩子澄澈的眼睛,劉志豪先是一愣,又笑著回答:“我不是雷鋒,但我會努力成為雷鋒的。”

自2008年起,中隊官兵每年都會利用學雷鋒紀念日、學校開放日等來到這所小學宣講雷鋒故事,傳播雷鋒精神。

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官兵向地方大學生贈送《續(xù)寫雷鋒日記》(2023年2月15日攝)。新華社發(fā)(彭健攝)

“身為雷鋒故鄉(xiāng)兵,踐行弘揚雷鋒精神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歐陽智說。

包括劉志豪在內,中隊多名官兵都爭著擔任雷鋒精神宣講員。這支雷鋒精神志愿宣講隊自1995年3月成立以來,先后有80多人成為雷鋒紀念館志愿講解員,50多人被聘為校外班主任、輔導員,累計為數以百萬計的省內外游客講述紅色歷史、雷鋒故事。

中隊榮譽室內,記者留意到一封特殊的來信,隨信寄來的,還有一筆1000元的“雷鋒基金”捐款。寄信人是中隊曾資助過的學生高坤。

2018年,高坤的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微薄的工資無力擔負家庭的重擔。中隊了解情況后,將高坤納入“雷鋒基金”資助名單,幫助他完成高中學業(yè)。

考上大學后,高坤攜筆從戎,穿上了同樣的一身橄欖綠,那筆“雷鋒基金”捐款是他入伍后的第一筆津貼。“我想成為像雷鋒一樣的人。我想幫助更多的人。”高坤在信中寫道。

“‘雷鋒基金’由中隊官兵自發(fā)成立,基金來源主要是官兵們撿拾廢品的收入和自愿捐款。”劉志豪說,“這筆錢全數用于資助貧困學生、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目前已累計捐款60余萬元,幫助30余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資助了60余名孤寡老人。”

2017年7月汛期,湘江航電樞紐蔡家洲水電站告急,中隊官兵奮戰(zhàn)一晝夜,搬運沙袋8000余袋,為主機房筑起防洪堤壩。2022年4月29日,望城區(qū)一棟居民自建房發(fā)生倒塌事故,中隊是第一支抵達現場的救援力量……

每次早操后,中隊官兵都會唱起《最美雷鋒兵》——“雷鋒故里的雷鋒兵,聽黨指揮無限忠誠,作風優(yōu)良獻身使命……”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張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