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27日,39位外方領導人、150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6000多位外賓相聚北京,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共話“一帶一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勝利召開,意味著共建“一帶一路”從總體布局的“大寫意”,步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不斷邁向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聯合國、東盟、非盟、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等國際和地區(qū)組織的發(fā)展和合作規(guī)劃對接,同各國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成為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決摒棄冷戰(zhàn)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齊心協力化解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治理赤字。“一帶一路” 倡導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實現優(yōu)勢互補,通過經濟大融合、發(fā)展大聯動謀求相關國家的共同利益,通過共同協商達成政治共識、尋求共同利益。
“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堅持“和平、合作、發(fā)展”的理念,通過坦誠對話、深入溝通進行平等交流,將政治關系優(yōu)勢、地緣毗鄰優(yōu)勢、經濟互補優(yōu)勢轉化為務實合作優(yōu)勢、持續(xù)增長優(yōu)勢。堅守人道主義,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倡導通過和平對話、談判協商等方式解決國際分歧和爭端。秉承和平、合作、發(fā)展精神,使沿線各國成為和睦相處的好鄰居、同舟共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伙伴。
“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堅持“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重點,助力中國與沿線國家務實合作,構建互聯互通的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繁榮發(fā)展。以“民心相通”為基石、“資金融通”為支撐、“貿易暢通”為重點、“設施聯通”為抓手、“政策溝通”為保障,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互惠發(fā)展。
“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堅持“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的目標,跨越不同國家地域、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歷史傳統、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習俗、不同風俗習慣,在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中深刻互動,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中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推動實現“萬邦和諧”“萬國咸寧”,推動構建人類利益、命運、責任共同體。
共建“一帶一路”承載著人類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和平安寧的期盼、共同發(fā)展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復雜形勢下,“一帶一路”在原則、理念、重點和目標上,始終堅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倡導多邊主義,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不劃小圈子、不搞“一言堂”,秉持開放態(tài)度,把尋找實現利益最大公約數放在首位,切實推動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正日益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進來,使世界多邊主義變得更為強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