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yǎng)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充分體現(xiàn)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為青年干部提升理論素養(yǎng)、增強執(zhí)政本領提供了指南。
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yǎng)陣地,高校年輕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自覺加強理論修養(yǎng),主動擔當作為。
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要成長起來,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必須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高素質,第一位的就是政治素質要高。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高校年輕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和領會其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要不斷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主動學習黨章黨規(guī)、黨史國史,通過全面系統(tǒng)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lián)系實際學,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視野格局,不斷增強政治堅定性和政治敏銳性。特別是要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認識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一名干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新時代高校的年輕干部要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要求自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于心,這樣,人生奮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高校年輕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和價值觀念體系,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動搖,努力為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xiàn)代教育貢獻力量。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人生理想融入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業(yè)之中,努力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的有用之才。
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當前,高校年輕干部都受過高等教育,思維活躍、勇于創(chuàng)新,但相對缺乏關鍵崗位的扎實歷練、缺乏艱苦環(huán)境和復雜斗爭的考驗。高校年輕干部要始終堅守精神追求,自覺加強品質修養(yǎng),志向高遠、見賢思齊,“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心無旁騖地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要防微杜漸,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崇尚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在政治品德、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全面過硬。
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干,做實干家”。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高校年輕干部要錘煉敢于擔當作為的政治品格,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要以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真抓實干,自覺把實踐歷練作為自身成長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以火熱的一線實踐為舞臺,讓自己在實踐鍛煉中扎實穩(wěn)健地成長起來。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既需要年輕干部的擔當,又考驗年輕干部的能力。高校年輕干部要自覺將加強理論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以厚實理論修養(yǎng)提升人生境界、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主動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定信念、提升能力、增強本領,努力為實現(xiàn)“中國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蘭州大學黨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