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實事求是地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意義。《決議》指出,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稕Q議》還將毛澤東晚年的錯誤與他的正確思想加以區(qū)別,指出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稕Q議》對毛澤東思想多方面的內容和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作了科學概括,強調毛澤東思想將長期指導黨的行動。
第四,第一次對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的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道路的基本點作了概括。它包括10個方面: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國情出發(fā),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目標;生產關系的變革和完善必須有利于生產的發(fā)展;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只在一定范圍存在;逐步建立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改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加強現(xiàn)代化國防建設;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建設具有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黨。這個概括,初步提出了在中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提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決議》的制定,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
(三)提出三個“大政策”,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披荊斬棘
首先就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問題,鄧小平同志多次說過,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絕非平均發(fā)展、同時富裕。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義。目前出現(xiàn)的窮富差別擴大,主要是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黨和政府在不斷調整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要縮小這個差別,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解決共同富裕問題。
第二個“大政策”,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這是個偉大創(chuàng)造。八億農民獲得土地經營自主權,加上其他政策調整,農業(yè)生產擺脫了長期停滯的困境,農村經濟向著專業(yè)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農民生活漸漸好起來。鄧小平同志指出,農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們的信心,我們把農村改革的經驗運用到城市,進行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改革。這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
第三個“大政策”,是倡導興辦經濟特區(qū),推動形成全國對外開放格局。鄧小平同志堅決支持廣東和福建省委辦經濟特區(qū),他說,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殺出一條血路來!他兩次到特區(qū)作調查研究后指出,深圳特區(qū)是個試驗,一切有利于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方法都可采用?,F(xiàn)在可以放膽地說,建立經濟特區(qū)的決定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成功的。
改革開放之初上述三個“大政策”,既是提出最早的,又是影響最大的。正是有了以三個“大政策”為代表的一系列正確政策,在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同志才信心滿滿地說,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上述三個“大政策”對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披荊斬棘的意義。
(四)提出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成為建設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歷史起點
1980年8月鄧小平同志發(fā)表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石破天驚,振聾發(fā)聵。他指出,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好制度,必須堅持。但是,現(xiàn)行的一些具體制度包括組織制度、干部制度,還存在不少弊端,嚴重妨礙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發(fā)揮。如果不堅決改革這些弊端,過去出現(xiàn)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后有可能重新出現(xiàn)。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改革黨和國家各方面的制度。
鄧小平同志著重提出要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他分析官僚主義和特權現(xiàn)象的弊端,他指出,官僚主義同我們長期認為的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都實行中央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有密切關系。官僚主義盡管有思想作風的一面,但是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對于特權現(xiàn)象,他也指出,這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
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問題,是由對“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引發(fā)的。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對于怎樣改革領導制度,他特別強調兩點:一是要有群眾監(jiān)督制度,讓群眾和黨員監(jiān)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二是要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干部職務終身制,以保證國家治理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他指出,建立和健全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要使社會主義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chuàng)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并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對于建設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具有頂層設計意義。它既是提出建設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歷史起點,又是提出制度治黨和制度建黨思想的歷史起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