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二點了,大雜院內(nèi)靜悄悄的,鄰居們早已進入夢鄉(xiāng),我家窗口依然亮著燈光。室內(nèi),兒子坐在電腦前,時而歡快地敲擊鍵盤,時而捧著厚厚的計算機教程學習鉆研。我坐在屬于自己的電腦前,輕擊鍵盤,創(chuàng)作著一篇小小說。丈夫正在聚精會神地翻閱一本《無線電》雜志,一邊看,一邊幫助鄰居修理一臺出了故障的電視機。
多少年來,無數(shù)個夜晚,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在這種充滿和諧、充滿濃濃的學習氛圍中度過的。
溫馨的家庭,是由三名黨員組成的,大家既是親人,又是朋友,相互學習,互相幫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愛好,在業(yè)余時間里,一直堅持自學。多少年了,已經(jīng)形成習慣。
父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師,其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良好的家教下,兒子從小對生活充滿愛心,對知識充滿向往,對學習充滿興趣。進入中學,他對計算機編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在家庭收入微薄的情況下,全力支持他的愛好,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再難也不能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欲。我們曾先后為兒子購買了六臺電腦,還配備了掃描儀、打印機等,當然,每一次購買新電腦,都是因為他自學到的知識,在舊電腦上已經(jīng)施展不開。他一步一個腳印,健康地成長起來。
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他連續(xù)12年被評為三好學生。進入大學,他品學兼優(yōu),入了黨。上大學二年級期間,他在全國青少年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中榮獲一等獎,以優(yōu)異的成績,為北京選手贏得一枚金牌。他的成長過程和獲獎情況以及他的個人網(wǎng)站,被寫進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點擊金牌》一書,有關(guān)他成長的故事,先后在《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多家報刊以及北京廣播電臺刊登和廣播。自從他獲獎后,校領(lǐng)導安排他在大學主講一門選修課,他將自學到的計算機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同學,耐心教他們學習電腦新知識,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侗本┣嗄陥蟆酚浾哂H自到學校聽課,并對他進行了采訪,在該報發(fā)表了題為大學校園里出了本科“教員”的報道。
工作后,他依然堅持自學,不斷掌握新知識,很快擔當起部門負責人。另外,他還愛好音樂,購買了鋼琴和相關(guān)書籍,自己譜曲,然后把譜寫的曲子刻成光盤,經(jīng)常在家中播放。他將祖國的名勝古跡、美麗風光拍攝下來,進行剪輯、制作,打上字幕,配上自己譜寫的樂曲,刻成光盤,一部記錄片就算完成了。他干什么都愛鉆研學習,業(yè)余愛好豐富多彩。在不斷的學習中,他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極大的提高。
丈夫是搞通訊工作的,從小愛好無線電,幾十年了,他一直訂閱《無線電》等雜志,每一期都要認真翻閱學習,最早,他自學安裝收音機。之后,他不斷堅持自學,每天晚上都要鉆研一陣子,先后學會了修理錄音機、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計算機等家電。經(jīng)常義務幫助街坊四鄰、單位同事修理家用電器。由于他服務熱情,許多人的家電壞了都來找他。尤其一些老人使用多年的收音機、錄音機、電話等時常出現(xiàn)毛病,這些又老又舊又破又臟的電器,許多零件大部分都老化了,修起來很費時費事。他時常買一些備用零件,不僅義務服務,還要白搭零件。平時,找他幫忙的人經(jīng)常不斷,就連照明燈不亮了、電風扇不轉(zhuǎn)了、孩子的電動玩具等東西懷了,也都找他幫忙。老鄰居王大媽已經(jīng)搬走多年,每逢家中的電燈、電話、電褥子、電視機出了問題,依然找他。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雪后路滑,他總是騎車及時趕到王大媽家,幫她把問題盡快解決。
在幫人修電腦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復雜的毛病,他們父子倆就一塊切磋,一個排除硬件故障,一個查找軟件毛病。很快使電腦恢復正常。
我工作之余喜歡讀書,每天晚上都要學習一段時間,讀到感人的好文章,邊欣賞邊記錄,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我已經(jīng)記滿了密密麻麻十幾個本子,厚厚的一摞,足有幾十萬字。
在讀名家的書、聽名家講課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地寫點東西,不斷地有所提高,不斷地有文章發(fā)表,并有多篇散文、小說,在省市級各類征文中獲獎。先后出版了個人作品集《蘇醒》《追夢》《誘惑》,得到不少讀者的鼓勵和喜歡。并加入了北京作家協(xié)會。
一個人,通過讀書學習,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不僅能把本職工作干好,還能當好各種角色。我曾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還被評為北京市好母親,愛人劉立新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還被評為東城區(qū)好丈夫。全家被評為北京市五好文明家庭。
回頭看看走過的路,通過讀書學習,使每個家庭成員都得到了提高,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改革開放四十年,祖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的家庭同祖國一起,同呼吸共命運。改革開放的春風,滋潤著我的家庭,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家庭成員都在不斷學習提高進步,乘著時代的列車,一路前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