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愿望,靠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有的初心,走著走著,丟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地靠近它。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0次強調“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他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黨的十九大開幕式中,習近平總書記宣讀大會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從“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初心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也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
宋代張載曾經說過,讀書的意義在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我們這些未來的創(chuàng)造者,更有責任和義務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繼承并弘揚下去。
新的時代,新的主題,新的任務,我們不僅要蓄足繼續(xù)前進的勇氣,更要牢記當代使命。一切向前走,但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既然選擇了投身基層,就應當予自身以責任、使命。我們的基層干部要從自身搞剖析,做一個全面成長的基層人,既要人行,也要帶上“心”。
堅定信念,弘揚正氣是我們的奮斗方向。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理想信念的堅定,歷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前進的力量源泉。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浮躁是頑強意志力的最大殺手,這就要求我們要努力在靜默中錘煉意志、完善自我、蓄積能量、厚積薄發(fā)。在深化改革的社會轉型期,面對復雜的形勢,更需要我們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基層工作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習,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質、錘煉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弘揚正義正氣、領悟人生真諦、體會人生價值、實踐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強化責任,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本色擔當。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我們在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雖然在就業(yè)、教育、醫(yī)療、居住、養(yǎng)老等方面的問題有所緩解,但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因此,更要強化責任意識,保持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無論我國經濟發(fā)展到什么水平、物質條件改善到什么程度,艱苦奮斗的品質都不能丟。要牢記肩上的重任和使命,把群眾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強化責任意識,帶頭落實責任,把思想統(tǒng)一到干事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兢兢業(yè)業(yè)完成工作任務。
博學通悟,開拓創(chuàng)新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指出,發(fā)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身在基層,未來的路很長,要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努力拓寬知識面,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崗位設置,要觸類旁通、勤思善問,年輕干部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鉆勁,養(yǎng)成經??偨Y反思的習慣,善于在實踐中學習、觀察、思考、總結,與時俱進,不斷用新知識代替舊知識,用新思維改造舊思維,用新觀念替換舊觀念,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跟上時代前進和基層事業(yè)發(fā)展的步伐。工作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精益求精,不能滿足于應付湊合、馬馬虎虎。實踐是創(chuàng)新的磨刀石,開拓是創(chuàng)新的加速器。墨守成規(guī)談不上創(chuàng)新,光說不干很難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害怕問題是無能。堅持從群眾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轉換角度,站在群眾的位置上換位思考,想出更好的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
注重實踐,服務群眾是最好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選人用人時曾引用一句古語:“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青年干部要想成長得好、走得穩(wěn)當,在日常工作中就要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接受實踐鍛煉。要抓住走基層的機會,聆聽最基層的聲音。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梁家河,依然想再停下車的原因,深情地看看這梁家河的山山峁峁,難以忘懷大家在一起的艱難歲月,但彌足珍貴的是與老鄉(xiāng)們精神上的交流,從而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這也是當下牢記使命的映照。
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它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蒼天大樹,又仿佛站在零的起點慢慢綿延成很長很長的道路。不忘初心當“慎獨”,必須從嚴要求自己,把握好自身的位置,擺正好自身的態(tài)度,堅定好自身的信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為民服務意識和業(yè)務能力水平,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積極投身于各項工作實踐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更應無畏地去探索,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求真問學、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干家。這些,也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應該遵循的道路和堅持的方向。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8/0625/1006280.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嵐皋縣滔河鎮(zhèn))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