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舉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不斷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這樣的精辟論述,激勵著全世界共產黨人和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堅強意志。
從來沒有一本書像《共產黨宣言》一樣讓世界如此轟動;也從來沒有一本書像《共產黨宣言》一樣牽動全世界最廣大人民的心魄;更從來沒有一本書像《共產黨宣言》一樣跨越時空的界限,成為人類思維中最璀璨的行星。在170年的時間里,它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發(fā)行數次。從《共產黨宣言》問世的那天起,它便開啟了共產主義運動的曙光,成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考察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論述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最終發(fā)展為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未來社會創(chuàng)造者所擔負的歷史使命,成為指導工人階級斗爭實踐的一個光輝起點。這部有著深刻歷史意義的宣言不僅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對立和斗爭進行了深刻地分析,而且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和《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之際,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重溫《共產黨宣言》進而推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對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有著十分深遠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學習《共產黨宣言》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要因為時間離去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f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求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zhí)著而為信念”。理想信念是引領人們前行的燈塔,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火炬,是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使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終堂堂正正;可以使人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這樣寧死不變的信仰。
堅定理想信念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保持政治立場上的堅定;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保持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的與時俱進;要始終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指導工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雖然共產主義目標離我們還比較遠,征途中還有許多艱難險阻,但我們都要始終不渝地去努力實踐。
學習《共產黨宣言》就是要秉持家國情懷,強化擔當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共產黨宣言》中有這樣一句名言:“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必須站穩(wěn)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秉持為民情懷,恪守為民之責。“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20世紀末,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其中的原因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在金錢和權力面前,東歐和蘇聯共產黨人理想動搖、信仰迷失,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一步一步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始終注重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順應群眾的新變化,把握群眾的新訴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堅持植根于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最佳途徑,就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
學習《共產黨宣言》就是要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旗幟鮮明引領方向,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是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只有能夠持續(xù)造福人民的發(fā)展道路,才最有生命力。黨的十八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證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中國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著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幅提高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
看,新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聽,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萬馬奔騰,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英勇奮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進程中,積極踐行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貢獻力量。
(作者石仲泉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作者方強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