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兑庖姟飞钊胴瀼亓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提出明確要求。
《意見》對“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提出明確要求,這無疑為今后選拔任用干部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有力遵循。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選優(yōu)配強各級領導班子”。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要把好“四關”。
把好“政治關”,選拔任用五個“過硬”的干部。《意見》指出,堅持好干部標準,突出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五個過硬”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的高度自覺、自省、自警和自信。信念過硬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信念過硬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在大風大浪中保持立場堅定,在榮譽和順境中戒驕戒躁,在困難挫折中毫不動搖;政治過硬是保證在行動實踐上維護黨中央權威、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基礎;責任過硬必須把黨的信任重托和人民期待放在心上,把對歷史和人民的責任扛在肩上,勇做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能力過硬才能推動發(fā)展、解決問題,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作風過硬才能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把好“擔當關”,注重考察干部對黨是否忠誠和在大事要事難事中的表現。《意見》指出,堅持從對黨忠誠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擔當作為,注重從精神狀態(tài)、作風狀況考察政治素質,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擔當,又看大事要事難事中的表現。“態(tài)度決定一切。”對黨忠誠是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思想基礎與精神動力,凡事先想到個人與“小家”,無法成大事;凡事以黨的利益為重,才能促進事業(yè)發(fā)展。對黨忠誠最集中的表現之一就是擔當。能擔當要做到“處大事不糊涂、處小事不疏忽、處慢事不拖拉、處急事不忙亂”。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最根本就在于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把好“評價關”,選拔任用“獅子型”的實用干部。選拔任用干部,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地進行評價,既要注重“顯績”,又要注重“潛績”,尤其是對個性鮮明、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獅子型”干部,要大膽使用。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改革任務越來越重,困難越來越艱險,這需要一大批忠誠干凈、思想解放、思路開闊、敢打敢拼、敢于擔當的“獅子型”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深化改革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探索、大膽實踐,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對于“新事物新做法,只要是符合實際需要,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就要給予支持,鼓勵試、大膽改”。改革需要“獅子型”干部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枕戈待旦、聞雞起舞的態(tài)度,敢闖敢試、敢打硬仗的氣魄。
把好“上下關”,暢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對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最大的激勵就是“能上”,對于不干事、懶干事、慢干事的干部最大的鞭策就是“能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歸根到底需要一支高素質、高效能、高品格的干部隊伍。干部隊伍有擔當,有作為,本部門本單位局面就會不斷取得勝利;干部隊伍懶政怠政,毫無作為,不僅會影響黨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還會影響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建立,讓有為者有位、不為者失位,用科學合理的上下機制,明確規(guī)范的上下標準,疏通上下渠道,確保干部上得合理、下得服氣,實現優(yōu)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打開能干事干部的“高速公路”。
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時代要有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廣大黨員干部要凝心聚力、奮勇開拓,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8/0523/1001641.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qū)委組織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