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位大家說過,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么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自己的選擇。這句話道出了選擇的重要性,更道出了自身在選擇中的主觀性,如何選擇在自身,后果承擔也在自身。
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每個人時刻都面臨選擇。馬克思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周恩來選擇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革命道路;楊善洲選擇了退休扎根大亮山種樹扶貧22載;廖俊波選擇了“賺錢的事讓群眾干,不賺錢的事讓黨委政府干”……無數(shù)仁人志士,面對權(quán)力和財富,選擇了淡然面對和堅守初心;面對希望與未來,選擇了拋棄“小我”成就“大我”。
有一種說法,叫做“選擇的智慧”——幫助一個人做出正確選擇的,是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的價值觀、理想和興趣,這三者共同構(gòu)成了內(nèi)心最為真實的聲音。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搖擺時,在“人生岔路口”徘徊時,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意志修養(yǎng)與使命擔當:面對是與非的態(tài)度,是選擇模棱兩可還是立場堅定;面對公與私的考量,是選擇一心為公還是損公肥私;面對真與假的甄別,是選擇實事求是還是文過飾非;面對虛與實的作為,是選擇腳踏實地還是務虛作秀……所有這些,只有真正傾聽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遵從內(nèi)心深處的價值觀念,才能做出無悔的選擇。
人生的輝煌和沉淪,常常取決于一念之間。常聽到一些官員在落馬后悔恨的告白:“若是能重新來過的話,我一定不會選擇原來的路。”他們的貪腐軌跡,無一不是從最初小小的“錯誤選擇”開始的:一張卡、一瓶酒、一條煙……慢慢地,扭曲了價值觀,泯滅了初心,丟掉了責任,小潰口導致大塌方。人生選擇只有一次,只有常拂思想之塵,及時給心靈“除草”,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不迷失前進的方向。
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有一個辦法就是“曝光測試法”,以此來檢驗自己的言行。所謂“曝光測試法”,就是在做出重要選擇的時候想一想:明天,如果在一個親朋好友都能看到的媒體上,你做的事被刊登為頭條新聞,你會不會因此而感到羞愧?會不會無法面對自己的良心?如果不會,你做的事才對得起自己的價值觀。
初心,是一種信仰。信仰是一個人選擇的源泉,更是奮斗的動力。做好選擇的關鍵在自身,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要考慮到有沒有遠離自己的“初心”,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當你坐在辦公桌前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時,當你做出一項重要決定時,當你面對利益誘惑時,多聽聽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面對責任,選擇擔當,面對權(quán)力,淡然處之,這樣才能做到從政不為己,掌權(quán)不謀私,用權(quán)只為民。
(作者石順江單位:河南省尉氏縣紀委監(jiān)委)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