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玉樹援建,身在異鄉(xiāng),遠離親友, 兩件偶然發(fā)生的小事,讓我在雪域高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2016年11月21日,我和同事驅車200多公里到基層調研,工作排得很滿。其間,我把手機調成靜音,直到晚上回到宿舍才發(fā)現(xiàn)手機早就沒電了。充電后,打開手機,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妻子的11個未接來電,還有多條微信、短信,不時地冒出來。家里出啥事了?我慌忙回電,聽到那邊妻子帶著哭腔:“你上哪去了?為什么聯(lián)系不上呀?”原來,當天玉樹發(fā)生了地震,妻子從網上得知信息趕緊打電話。一開始電話通了,但沒人接,后來再打電話,要么還是沒人接,要么就是沒有信號,接不通。妻子不知道,我在調研前,已經把手機調靜音了,加上在高原開車,很多地方沒有信號,所以,我一天都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越打不通,越不放心,妻子接二連三地打,直到手機沒電,關機了。她從下午4點打到晚上9點,即使是顯示關機,也每隔十多分鐘打一次。聽著妻子的傾訴和埋怨,想象電話那頭她焦急的情形,我嘴里雖然笑言“你怎么這么傻呀”,但深感內疚和沉甸甸的責任。第二天,我把身邊幾位援友的電話發(fā)給她,而且以后每次外出調研,我都提前給她留個言,告知行程。在高原工作,我得不負祖國不負卿呀。
還有一次,我下班晚,回到宿舍時大伙都已吃完飯休息了。玉樹經常停電,這天又停電了。我讓廚師隨便弄了點飯,吃完后和廚師在一層的食堂秉燭下棋,既為等待來電,也為消磨時光。電沒等來,棋下得正酣,突然一個打著手電、滿臉怒氣的人闖了進來。他是住在我隔壁宿舍的北京援青干部、玉樹州紅旗小學程來順副校長。
原來程校長找我半天了!北京援青指揮部要求我們在每天晚上9點前報平安。這一天,我因下棋忘了及時匯報。9點多了,大伙發(fā)現(xiàn)我還沒報平安,給我打電話沒接,發(fā)微信沒回,上我宿舍找,也沒找到。一問,發(fā)現(xiàn)我沒及時回來吃晚飯,也沒跟誰打招呼,于是程校長又到其他援友的宿舍找。因一層是食堂,二層至十一層的宿舍他都檢查了,不見蹤跡。鑒于以前多次發(fā)生停電時剛好有人在電梯里被關的情況,程校長又跑到電梯旁,敲打電梯門,側耳傾聽里面的動靜,依然不見回應。
如果北京援青干部在玉樹失蹤,這可是大事情。程校長一方面報告上級,一方面準備親自出樓沿熟悉的路線去找。玉樹的晚上氣溫低,路上還有流浪的野狗,他找了個伴兒,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拿著手電,還特意找了一根拖把桿當防身的棍子。從九層走到一層,剛走出單元門,他忽然發(fā)現(xiàn)食堂有微弱的燭光,貼近一看,氣不打一處來,原來我就在此處下棋。
程校長進屋叱問:“為什么不接電話?急死我們了!”我突然想起白天開會手機又調成靜音了??粗嗯聪乃d奮地給其他援友打電話說“找到老賀了”,我一時百感交集!
援青,在雪域高原上,有家人的牽掛、有援友的支持,再大的風雪也暖意融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