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出租車司機趙鳳義每天開車穿行在首都的大街小巷,和其他許多同行不同的是,在他車子前擋風(fēng)玻璃右下角有一塊銅黃色金屬牌,上面刻著帶有雷鋒頭像的“首都的士雷鋒車隊”字樣以及一個數(shù)字“238”。
“238”是指趙鳳義是第238位加入“首都的士雷鋒車隊”的司機。目前,這支成立于2007年12月29日的車隊經(jīng)過10年的發(fā)展,已從最初的19名隊員壯大到547名,隊員來自北京71家出租車公司。2012年,雷鋒車隊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工人先鋒號”稱號。
不過相較于近7萬輛的北京出租車總數(shù)來說,這支車隊仍是一個很小的群體,平均每一千輛出租車中才有8輛是雷鋒車隊隊員。
趙鳳義來自北京延慶,開了20多年出租車。2015年春天,趙鳳義偶然結(jié)識了一位同行,得知對方是雷鋒車隊隊員,對雷鋒車隊早有耳聞、但苦于不知如何加入的他,立刻表達(dá)了自己想要加入其中的意愿。對方把他拉入一個微信群后說:“先考驗一下吧。”
所謂考驗,主要是看申請者是否有愛心,能否主動助人為樂以及是否有毅力做到長期堅持。趙鳳義積極參加群里通知的志愿活動,終于在當(dāng)年6月29日正式成為雷鋒車隊的一員。
兩年多來,他在日常營運之余,參與了車隊組織的大大小小各類志愿、公益活動不下20余次,至于平時幫助過的乘客人數(shù)多到“自己實在記不清了”。
他說,車隊大約一個月會組織一次志愿活動,“更多的是靠日常的點滴小事、舉手之勞。”
平時,他會在車?yán)飩湟粭l電瓶連接線,碰上路邊電瓶沒電的拋錨車,他會主動幫對方接電打火。每年高考期間,他會在車上拴上綠絲帶,義務(wù)接送高考生。
今年2月15日,大年三十,晚上9點多,趙鳳義和十來位車隊隊友來到北京南站蹲守,保障乘坐夜班車的旅客能夠順利打到車。
“當(dāng)時守著的出租車不都是雷鋒車隊的,也有還在拉活的師傅。遇上這樣的,我們就讓他們先拉上乘客走,我們守到最后。”趙鳳義說。
除夕夜,趙鳳義一直守到12點,拉上他的最后一名乘客離開北京南站。這位乘客對趙鳳義說,完全沒想到這么晚居然還能打到出租車,“感覺自己像中了大獎”。
雷鋒車隊有個規(guī)定,凡是遇到70歲以上老人單獨乘坐出租車,一概免收車費。趙鳳義說,當(dāng)他告訴老人不收錢時,有些老人會執(zhí)意給錢,理由是“這么大歲數(shù)很多車都不愿意拉,你愿意拉我就很感謝了,哪能不要錢?”
每當(dāng)這種時候,他都覺得特別暖心:“很感動,覺得自己做的事有價值。”
在正式成為雷鋒車隊隊員一年后,年逾五旬的趙鳳義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目前,趙鳳義正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接受黨組織的考察。
趙鳳義坦言,加入雷鋒車隊對自己的收入有影響,家里親戚也不是很理解。“不過好在我媳婦挺支持我的。這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事,不在乎他們說什么。”趙鳳義說。
“做了好事,會有一種成就感。不為圖回報,就是心里舒坦。”趙鳳義說,他會一直堅持下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幫助更多的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