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會在春節(jié)前去基層考察。從2013年到2017年,連續(xù)5年春節(jié)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都深入貧困鄉(xiāng)村,看望困難群眾。調(diào)研年貨供應,關心群眾的收入情況,與基層干部群眾討論脫貧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基層,事無巨細,真正走進了百姓的生活之中。困難群眾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最大牽掛。每逢新春佳節(jié),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得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實際困難,“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jié)。”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里,習近平總書記連續(xù)第五年“訪貧問苦”,從革命老區(qū)到民族地區(qū),從黃土高原到偏遠邊陲,處處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每到一個地方調(diào)研,他都要走進困難群眾的家中,與他們圍坐話家常,尋訪他們的困苦,感知他們的冷暖,化解他們的憂難。
一枝一葉總關情。走訪慰問、訪貧問苦,老百姓歡迎的是干部務實前行、踏實做事、誠實相待。早在20世紀90年代,習近平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當時寧德是中國18個連片貧困地區(qū)之一,為了“察民疾苦”、看真貧,他跑遍這里的所有鄉(xiāng)村,經(jīng)常一連數(shù)日坐著吉普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常常顛得連腰都直不起來,有時腰疼得一時下不了車。在不通公路的偏遠山區(qū),他就踩著泥濘濕滑的危險山路步行進去,經(jīng)過深入調(diào)研和思考,他提出擺脫貧困首先要擺脫“意識貧困”“思路貧困”的思想,強調(diào)“弱鳥先飛”意識,提倡“滴水穿石”精神,推動改造了寧德幾千村民世代居住的茅草房,終使祖祖輩輩漂泊海上的船民可以下海打漁、上岸居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讓困難群眾早日脫貧就是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發(fā)展成果的“獲得感”。
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將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化作開展扶貧工作的“澎湃動力”,就必須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深入到群眾當中,走進貧困群眾的田間地頭,走到貧困群眾的灶臺炕頭,拉家常、問冷暖,聽民聲、解民意??纯簇毨罕娙笔裁?、需要什么;聽聽貧困群眾說什么、想些什么,才能抓住扶貧“要害”,做到精準發(fā)力。
習近平總書記牽掛人民,人民擁戴著他。人民更是對這位“夙夜在公”、為人民“跑事的”“大勤務員”敬重有加,2016年新春前夕,在魯?shù)?,深受感動的災區(qū)群眾連夜自發(fā)創(chuàng)作了一首詩送他:“大寒節(jié)令送大愛,龍頭喜降豐年雪,千戶萬戶曈曈日,十萬烏蒙盡開顏。”2017年,在井岡山,老鄉(xiāng)端上熱氣騰騰的米果請總書記品嘗,女主人說,總書記給全國人民當家當?shù)煤?,老百姓感到很幸福,一位小朋友把自己手寫?ldquo;福”字送給他……習近平總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印證了這句話:人民群眾在黨員干部心中有多重,黨員干部就在人民群眾心中有多重。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積淀真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既是硬任務,也是審視各級黨員干部群眾觀的“試金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春節(jié)慰問,腳步邁向哪里,檢驗著黨員干部“為了誰”的黨性理念,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通過做細致的“減法”,解決困難群眾面臨的一個個具體問題,給全面小康做好“加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xiàn)“共同富裕”。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8/0207/985638.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河南省信陽市紀委宣傳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wǎng)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