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耀桐 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6.國防和軍隊基礎
五年來,我國著眼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zhàn)略方針,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在我軍建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2014年,我們又在古田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恢復和發(fā)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yōu)良作風,人民軍隊政治生態(tài)得到有效治理。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新格局,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加強練兵備戰(zhàn),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wěn)、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武器裝備加快發(fā)展,軍事斗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十八大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優(yōu)化軍隊規(guī)模結構,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部隊與機關比例,減少非戰(zhàn)斗機構和人員;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健全軍費管理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此次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特點:第一,突出軍事化。將七大軍區(qū)改為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戰(zhàn)區(qū),體現了去行政化。第二,突出打仗。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目標,對軍兵種進行改革,以應對現代戰(zhàn)爭的新形勢?,F在,我國有六大軍種“陸??栈饝?zhàn)聯”,“陸”是陸軍、“海”是海軍、“空”是空軍、“火”是火箭軍、“戰(zhàn)”是戰(zhàn)略資源部隊、“聯”是聯勤保障部隊。第三,陸軍集團軍由18個調整為13個,并啟用新番號,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團軍。未來,我們還將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7.全面從嚴治黨基礎
五年來,我們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貫徹新時期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狀況和風氣明顯好轉。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把紀律挺在前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zhí)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這一突出問題是什么?就是腐敗問題。十八大以來,我們掀起了一場反腐“風暴”,堅持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fā)展。
五年來,我們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我們紀律處分廳局級干部8900余人,處分縣處級干部6.3萬人。處分基層黨員干部27.8萬人。努力推進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五年來,追回外逃人員3453名。我們還發(fā)布紅色通緝令,到目前為止,“百名紅通人員”已經有48人落網。十八大以來的五年,為新時代到來奠定了基礎。
(二)為新思想奠定的基礎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也為新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礎。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chuàng)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
這一段話概括的非常好,大家注意一下這里面有 “四個一系列”和 “兩個許多”,涉及到了思想理論問題,比如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重大方針政策、重大舉措,為新思想的孕育誕生做了充分準備,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1.形成五大發(fā)展新理念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習近平同志提出了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之一。“五大發(fā)展”來源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綜合平衡、統籌兼顧的發(fā)展方針;來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規(guī)劃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提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來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新世紀以來形成的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五大發(fā)展”的每一個方面在繼承基礎上都體現了時代特質和新內容。
2.形成治國理政新理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命題,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論。習近平同志曾經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專著,書名叫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不但有中文版還出版了21個語種、24個版本在全球發(fā)行?!读暯秸勚螄碚穱@治國理政發(fā)表了大量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集中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念和執(zhí)政方略。
3.形成“四個全面”新戰(zhàn)略
習近平同志2014年12月13、14日在江蘇考察調研時明確提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具有戰(zhàn)略性、綱領性和宏觀布局和頂層設計的氣勢。
4.形成“兩個布局”的方針舉措
2016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協力、苦干實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兩個布局”構成所有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