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勝:新時代孕育新使命 新使命托起新時代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王立勝:新時代孕育新使命 新使命托起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對于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特點、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新境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新時代孕育新使命,新使命托起新時代。如何從時代的更新中把握歷史方位,牢記歷史使命,勇敢地承擔歷史責任,是擺在每一個共產(chǎn)黨人面前的試卷。

一、習近平對時代、責任和使命的新認識、新思考、新判斷

1962年1月,毛澤東指出:“從現(xiàn)在起,五十年內(nèi)外到一百年內(nèi)外,是世界上社會制度徹底變化的偉大時代,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不能比擬的。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斗爭。”

毛澤東的這段講話值得反復回味,他既提出了“偉大時代”,也預見了“偉大時代”的時間節(jié)點就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周年,更為重要的是,他提出處在“偉大時代”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斗爭。他驚人地準確預判了新時代和歷史使命。

早在1960年6月,鄧小平就指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對時代的分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國際形勢與國際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與調(diào)整,鄧小平對戰(zhàn)爭與革命的時代主題進行了思考,得出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判斷,是對世界各種矛盾的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的深刻認識,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我們黨新時期基本路線和國家外交戰(zhàn)略的重要理論依據(jù),對于我們堅定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diào)整時期,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2015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時說:“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時代,也是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時代。在這樣偉大的時代,站在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新起點,中英兩國攜手,恰逢其時。”在這里,他明確了兩點:一是我們處于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時代,二是現(xiàn)在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2014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到:“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2016年5月,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當代中國正經(jīng)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chuàng)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chuàng)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chǎn)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chǎn)生思想的時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這些講話雖然是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所說,但鮮明地提出了時代和使命的課題。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就提到了“使命”這個詞:“我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他說,全黨同志的重托,全國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對我們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們肩上的重大責任。

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牢記黨肩負的執(zhí)政興國、振興中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堅信黨和人民事業(yè)的正義性和遠大前途,毫不動搖地為之奮斗,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習近平強調(diào)的責任和使命,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對民族的責任。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xù)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14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在內(nèi)憂外患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捍衛(wèi)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

2016年7月,習近平在銀川市郊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考察時強調(diào),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展望未來,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在望。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fā)出來去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奮斗。

二是對人民的責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又談到“使命”:“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三是對黨的責任。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zhí)政環(huán)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黨肩負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同時也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完成歷史使命,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必須管好黨、治好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所說的歷史使命包含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頑強的意志品質,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勇氣,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責任擔當,愛民為民的真摯情懷,高瞻遠矚、面向未來的氣魄。

2012年11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黨的十八大上海代表團討論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主題,簡明而又鮮明地向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宣示了我們黨將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xù)前進這4個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問題。五年之后,習近平在“7?26”講話中強調(diào),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我們黨要明確宣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xiàn)什么樣的奮斗目標。在之前4個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問題上增加了“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格外突出而引人注目。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鮮明提出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責任編輯:佘小莉校對: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