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熱傳一張出自于沈陽某職業(yè)學院的“大學生戀愛須知”圖片,須知內容為:大學生戀愛避免同居;發(fā)生同居應該采取避孕和預防性病傳播措施;意外懷孕應及時與家長、學校衛(wèi)生所、輔導員、所在學院領導溝通,商議解決辦法;意外懷孕生產,當事人應遵守相關法律,承擔父母贍養(yǎng)子女的義務。轉發(fā)之下,引來眾網友討論。
大學生談戀愛,早已不是校園里的禁忌。白紙黑字印著的“戀愛須知”,其實更像校方的一種溫馨提示,或可視作是大學開展性教育的一種有益補充??创@份頗顯另類的“戀愛須知”還應多作善意闡釋,而不必摳著字眼去揶揄學校“管得太寬”。
的確,大學里的學生手冊印上“戀愛須知”,似乎帶有規(guī)范乃至強制的意味。但實話實說,通篇看過這份“戀愛須知”,看不到命令式措辭,倒是聯想到時下媒體報道的大學生生子拋棄的新聞,感覺學校確有必要對此給予必要的引導與警醒。
有句耳熟能詳的說法是“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這自然沒錯,但還有一句老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換言之,“學問”不僅是“紙上得來”的知識,更包含著對紛繁世事的體驗與親歷。
同樣也是一所高校對大學生戀愛的新聞:前幾年,浙江的一所大學在宣傳欄上貼海報,鼓勵學生“大學期間至少應該戀愛一次,無論成敗”。在戀愛觀引導之外,這何嘗不能看作是對大學生將來走上社會面對競爭的一次嘗試?
“鼓勵戀愛”也好,“戀愛須知”也罷,沒有孰優(yōu)孰劣的區(qū)分,唯有異曲同工的用心。只不過,一個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淡看成敗,一個則是預防熱戀可能產生的“智商為零”。
大學生戀愛不是禁忌,并不等于適當的引導純屬多事。比起沈陽那所大學的“戀愛須知”,也有一些干預大學生戀愛的做法就顯得過于粗暴。比如,有的學校把校園情侶的照片推上了“校園不文明行為曝光臺”;有的高校成立所謂的“自律委員會”,專門去“糾正”校園情侶的“不文明”行為;有的甚至組織女大學生集體承諾并宣誓“婚前守貞”等等。如此種種對大學生的戀愛的指手畫腳以及強行“規(guī)范”,才可稱是自以為是,多管閑事。
不必諱言,在互聯網和全球化時代,年輕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日趨多元化,青年學生的婚戀觀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因此,作為誨人不倦的高校,與其熱衷于預設什么樣的戀愛才是“正確的”,或是什么樣的戀愛是“不文明”的,倒不如來個“戀愛須知”,幫助其努力避免不想產生的局面和結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