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最高法、司法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將在上海、北京、陜西等?。ㄖ陛犑校┑男淌掳讣徟须A段試點實施律師辯護全覆蓋。主要指在審判階段,除被告人自行委托辯護律師,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應為被告人委托辯護律師案件之外。還應為其他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律師進行辯護或者進行法律幫助。
據報道,長期以來,我國刑事訴訟活動中律師辯護率只有30%左右。這意味著,在法庭上,絕大部分的被告人都沒有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其正當?shù)脑V訟權利和合法權益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開展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無疑將會是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確保“不冤枉一個好人”的重要舉措。
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活動中,公訴方及檢察機關與被告人是互相對立的雙方。通俗而言,公訴方的職責是將被告人送上法庭并提供其有罪的證據,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則會極力為被告人開脫,發(fā)表罪輕或無罪的意見并提供相應證據。對此,刑事訴訟法明確,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但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并沒有把律師辯護覆蓋到所有刑事案件上。其中,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被告人是盲、聾、啞人,精神病人的應該提供律師進行辯護,被告人經濟困難且符合其他條件的,法律援助機關可以為其提供律師進行辯護。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刑事案件都不在必須提供律師進行辯護的范圍。
在這些案件中,由于經濟條件較差或被告人及其親屬認識能力有限等,一些被告人未必會委托律師為其提供專業(yè)的辯護,收集對其有利的證據。其自身法律知識和經驗有限,不能及時收集相關證據,也未必會對公訴方提供的證據進行有效質證并發(fā)表對自己有利的辯護意見,很可能導致其正當權益受到忽視乃至損害。即便是一些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的案件,如果辯護律師介入后引導被告人積極賠償受害人、取得諒解并真誠悔罪,其也可以獲得較輕緩的刑罰。
簡而言之,律師的介入既是對“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實,也是維護被告人權益的必要舉措。當然,由于各地財政負擔能力不同,一些地方還無力承擔辯護律師全覆蓋的律師辦案補貼。因此,辦法提出的探索實行由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擔部分法律援助費用的做法也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條件成熟時,該項措施有必要覆蓋到其他地方,讓更多被告人享受到辯護服務。
不過,律師辯護全覆蓋還應避免流于形式。律師辯護全覆蓋,不排除一些律師可能會馬虎應對,疏于閱卷取證,匆匆發(fā)表辯護意見了事,不能從根本上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有關部門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獎懲制度,讓律師認真履行辯護職責,進一步促進司法公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