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人們都希望住上大房子,寬敞、自在。但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買買買,囤囤囤,然后這也舍不得扔,那也舍不得扔,讓過多的物品,擠壓自己的生存空間。
曾經(jīng)的我,也有嚴重的囤積病,總覺得很多東西都帶有“不可復制”的回憶。
當年大學畢業(yè)清理宿舍時,我震驚了:為什么到離開的時候,才驚覺,我居然和一大堆“垃圾”一起生活了四年!
幾乎沒穿過但又舍不得丟掉的衣物,一年都沒用過兩次的某些護膚品,估計一輩子都不會穿到的鞋子,再也不可能會背的包包,平時沒用到的電腦包,不讀的書本,一堆旅游紀念品和別人送的小玩意……
這些東西,在我的生活總使用率幾乎為零,它們和垃圾有什么區(qū)別!可是,就是這些垃圾占據(jù)了我60%以上的空間!
大學宿舍空間本來就比較局促,上床下桌,兩大柜,一抽屜,所以我經(jīng)常整理東西,永遠整不完。但每天早上依然匆匆忙忙地找衣服,每天屈身坐在書桌前,包圍在一堆雜物中,每天都使用的電腦,卻只占了很小的一席地。
不是空間太小,是多余的東西太多!
畢業(yè)后,剛好是房價飛漲的一年。北上廣深,一個衛(wèi)生間都可望不可即的感覺。
身在房地產(chǎn)行業(yè),我深深感到“一平米”的空間有多貴。開發(fā)商們費盡心思,做出使用率高的戶型,越小的戶型越受剛需市場歡迎。在深圳樓市瘋狂之時,甚至出現(xiàn)過“鴿子籠”小公寓。
家居裝修打出把收納做到極致的口號,榻榻米、隱藏壁櫥,無所不用其極??雌饋砬擅顦O致地利用了空間,但收納柜依然占據(jù)了空間,屋子變得更加壓抑。比起我囤積的物品,這些收納柜本身就不便宜,一線城市里的生存空間更是代價昂貴。
從此,我徹底戒掉了囤積了的習慣,在買東西的“量”上嚴格要求自己。我時刻提醒自己:比那些“總有一天會用到”的物品,我每天生活的生存空間更加彌足珍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