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跟一位老友下午茶,聊天的主題只有一個——“那些30歲+特有的迷茫”。
這位老友,才華橫溢、事業(yè)有成,在社會上也頗有知名度。就連他的業(yè)余生活也豐富多彩:時而海內外旅行,時而小劇場票戲,端的是個能力全面、愛好廣泛的“斜杠青年”。
就是這么令人艷羨的一個人,也會有迷茫。他問我:感覺能做的事情很多,又不知如何取舍,該怎么辦?
這是不少30多歲人都有的一類迷茫。會發(fā)出這樣追問的人共性很明顯:受過良好教育,大多已經組建家庭,在自己的公司或單位處于中流砥柱的位置,面臨的機會和選擇非常之多,如果想“忙”起來,日程表可以排得非常非常滿。
這不禁讓我想起經常收到的那些大學生們的疑問,他們通常是這么說的:“我今年(或者還有一年)就要畢業(yè)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好,好迷茫?。?rdquo;
很有趣——同樣是問著“好迷茫”,20歲的人是選擇太少而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30歲的人則是選擇太多而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20歲的人覺得自己什么都感興趣,卻擔心能力不勝任其中任何一件事;30歲的人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勝任,精力和時間卻不允許自己同時多線程操作太多事情了。
對于這兩類迷茫,我的建議是:20歲時要廣結善緣,給自己“做加法”;30歲時要打法犀利,給自己“做減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