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情低落的時候,我會感覺到一種“存在的焦慮”。雖然很多時刻我享受在自己的軌道上緩步的淡然,但也常常希望看到,自己能和別人的世界連結(jié)互動起來。
人的本性中,似乎還是總希望要做點什么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幼小的嬰兒,總是用哭鬧聲吸引大人們慌忙跑來;年輕的情侶,常常用鬧小別扭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而成年的人們,也愛發(fā)朋友圈吸引別人點贊評論來尋找存在感。
有一次和一個姑娘聊起自己最想去的旅行目的地。大部分人都撿著那些叫得出名的旅游勝地說,她說:“我特別想一個人去旅行,找一個舟山群島的小漁村,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跟自己待著,就挺好。”
原來,也是有人不那么需要他人的目光來證明自己存在的。人們所希冀從他人那里獲得的存在感,不過是用來對抗對虛無的恐懼和對弱小本我的自卑。
重新審視笛卡爾這句名言,才突然明白這一點。“我思故我在”,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所以你看,我的存在并不依賴于他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