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從學理建構看,這是形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經濟學科體系的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要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構在整個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構中處于什么地位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構在整個經濟學體系的建構中又處于什么地位呢?把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了,我們的問題就有了答案。
就學科分類來看,可以把所有的學科大概分為四大類: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毛澤東曾經說過,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按照這個思路,哲學應該是貫徹于所有其他學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處于指導地位,而其他的各個學科都以哲學為指導并成為哲學這個學科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當然,也有些學者把哲學歸類為人文學科。自然科學各學科都是從不同角度探討自然界各種規(guī)律的學科。社會科學各學科都是用科學的方法探討各種社會問題的學科。很明顯,政治經濟學在大的分類上應該是屬于社會科學的范圍,是社會科學中以經濟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問。
那么,政治經濟學在社會科學中處于什么地位呢?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馬克思的這句名言,從社會有機體理論的角度清楚地指出了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在整個運動著的社會有機體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從列寧到毛澤東都曾經多次指出,在經濟與政治的關系中,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xiàn)。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以物質生產方式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它所研究的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這種研究對象的特殊地位就決定了政治經濟學在社會科學中的基礎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說,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理論內容是從研究政治經濟學產生的”“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正因如此,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先生曾經明確說過:“政治經濟學也是各門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如同數(shù)理化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一樣,政治經濟學就是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既然政治經濟學是各門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學科,那么,在我們確定實現(xiàn)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目標時,一個便捷的途徑便是首先建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個嶄新的命題也就提出來了。按照這種邏輯,如果我們要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話,或者說要把其他各門社會科學建設成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的話,當然要首先考慮政治經濟學這個基礎學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建構起來了,其他學科的建構也就有了基礎。
那么,政治經濟學在經濟科學領域又處于什么地位呢?總體上看,經濟科學領域不僅各類分支學科林立而且邊緣學科崛起,學科的不斷分化和不斷綜合兩種傾向同時并存。一般說來,我們把經濟學分為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大類。理論經濟學是指論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的經濟學科,在我國的學科分類中,它包括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以及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6個二級學科。應用經濟學主要是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專業(yè)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規(guī)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經濟學科。它又包括若干分支:一是部門經濟學,如農業(yè)經濟學、工業(yè)經濟學、建筑經濟學、運輸經濟學、商業(yè)經濟學等等;二是專業(yè)經濟活動經濟學,如勞動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等等;三是地區(qū)性活動經濟學,如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區(qū)域經濟學等等;四是國際經濟學及其分支,如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學、國際投資學等等;五是與非經濟學科交叉聯(lián)結的學科,如人口經濟學、教育經濟學、衛(wèi)生經濟學、生態(tài)經濟學、經濟地理學、技術經濟學等等。這種把經濟科學二元化為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的分類方法,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降低了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地位。
我們知道,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視野里,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是同等程度的概念,經濟學就是政治經濟學。但是,在中國的學術語境中,政治經濟學就是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況且在目前的經濟學教育體系中,政治經濟學的含義也是如此。如果是這樣的話,把政治經濟學一般性地放在與經濟思想史、西方經濟學同等地位的理論經濟學里面,恐怕就值得思考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qū)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這就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一般性的理論經濟學,而應是整個經濟科學的指導思想。在經濟學的層級結構上應該是政治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這種三元結構。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孫冶方先生也有非常明確的論述:“政治經濟學是密切聯(lián)系生產力研究生產關系的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而部門經濟學是研究某一經濟領域生產關系發(fā)展的特殊規(guī)律,或者是經濟領域同其他領域之間的邊緣科學。”“政治經濟學是部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研究部門經濟學必須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應吸取和概括部門經濟學的成果。正像哲學研究要同具體科學的研究相結合一樣,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要同部門經濟學的研究相結合,才能深入。”就政治經濟學與經濟科學其他學科的關系來看,要建構中國特色的經濟科學也必須從政治經濟學入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產物,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這個中國的政治經濟學承擔著指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學科體系建構的光榮使命。
政治經濟學要解決什么問題呢?嚴格說來,它要解決的不是純經濟學問題,在政治經濟學的視域中,它是通過對經濟問題的研究探討社會的政治問題,它要解決的是政治和經濟之間的關系問題,是研究經濟運行背后的政治意蘊。比如,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寫出了巨著《資本論》。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通過對資本與雇傭勞動矛盾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是資本主義本身無法克服的矛盾這樣一個結論,這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要團結起來進行革命斗爭,從而推翻資本主義統(tǒng)治,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分析,最后得出了要實現(xiàn)科學社會主義的政治結論。實際上,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式中,經濟研究和政治分析也是無法分開的。就拿亞當·斯密來說,他的經濟學說同樣有其政治前提。
有些經濟學家所倡導的所謂經濟學就是反映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問,經濟學與自然科學一樣,是一種純粹的經濟科學,既然是科學,就是在任何國家都適用的,是價值中立的,與政治無關,與歷史無關,與國家無關。這種思維否定了政治經濟學的存在價值,這種主張忽視了經濟科學體系的層次性,其實,經濟學科是一個具有多個層次的整體結構。應當說,上述看法在經濟學的“術”和“技”這個層面上還是有道理的。有學者把經濟科學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道”,第二個層次是“法”,第三個層次是“術”,第四個層次是“技”。政治經濟學是研究前兩個層次的,也就是“道”和“法”的層面。“道”反映的就是經濟學家的立場,是站在資本的立場上?還是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為人民做學問,要寫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經濟學,就是在這個層面提出的要求。“法”就是指根本方法,是研究經濟學的方法論,比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辯證法。“術”和“技”就是經濟學的一些具體的學科要研究的東西。這個體系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從上到下,由抽象到具體。政治經濟學研究“道”“法”層面的問題,為具體的經濟學科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術”和“技”作為具體的經濟學科不僅接受“道”和“法”層面的指導,還要為豐富和發(fā)展政治經濟學提供經驗和素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