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如果面對“權(quán)貴”不卑不亢謂之低調(diào),也只有不卑不亢才不會被他們輕視。所以,只要我們將心理上的那份膽怯收起來,充分顯示出足夠的自信,就會在處世過程中從容自如,游刃有余。
我們常常會碰到認為自己一錢不值的自卑的人。如果你仔細觀察,這種為自卑所累的人,基本上有兩個突出的心理特征:
一是過高的內(nèi)心期待心理。這種人想得太多、太細,總想在別人面前留下好印象,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好評,因而也就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其實,過分期待一種希望并沒有什么不對,因為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但問題是如何來對待這份虛榮。如果為了滿足這份虛榮而去偽裝,那么就極有可能將自身最有價值的特質(zhì)拋棄了,這樣的人也就會在為人處世過程中束手束腳,無法展現(xiàn)自己的真實能力。
二是自信心理障礙。這類人看問題總是看到自己比別人差的一面,看到自己不如意的方面,因而易產(chǎn)生多疑多慮的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常常表現(xiàn)在對自己的高欲望和低信心所造成的心理落差上。這種落差,不僅容易使自卑者產(chǎn)生焦慮,同時還會令他十分敏感,對他人的言談、行為、眼光等都十分留心,稍有一點兒懷疑便與自己聯(lián)系起來,無端地認為別人在議論自己,以至于變得越來越怯懦,越來越自卑,最終走向自我封閉的境地,逃避正常的交往,喪失社交能力。
如何才能克服自卑呢?首先你必須正確認識、分析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清楚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用自己的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你會永遠覺得自己“技不如人”;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你就會信心十足,這樣便可以強化你的自信。
人的價值主要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而達到或可能達到的最大限度,而不是也不可能追求到絕對的完美無缺。因此,要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它是達到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只有學會正視自己,在心境中維持低調(diào),在心態(tài)上自信自立,才能在為人處世過程中應付自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