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節(jié)剛正是共產黨人邪不可干的存內底色,黨員干部的“不銹鋼“形象,就是要在道德規(guī)范上講正氣。共產黨員不是孤立的個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黨員干部不僅要在工作和學習中當模范,而且也要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上做表率。社會生活是復雜的,有積極健康的主流,也有消極落后的支流。作為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戰(zhàn)士,黨員干部的“不銹鋼”形象,不僅應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優(yōu)良的作風,還要在道德規(guī)范上具有“邪不可干”的存內正氣。面對社會轉型時期各種干擾和誘惑增多、消極腐敗現象易發(fā)和多發(fā)的現實,一方面黨員干部絕不能隨波逐流,而是要勇于獨步清流,堅守生活方式底線、家庭倫理道德底線和為官做人道德底線,做到一身正氣,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影響和帶動廣大人民群眾,以正能量維護社會清風正氣;另一方面,黨員干部要堅決抵制歪風邪氣,毫不猶豫地同那些危害黨和人民群眾利益的現象作斗爭,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共產黨人懲惡揚善的氣節(jié)和品德。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更應站在反對歪風邪氣、講浩然正氣的前列,善于憑借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手中的權力,對本地區(qū)本部門本行業(yè)的風氣建設負責,使歪風邪氣無市場、無藏身之地,做到為官一任、保一方清凈平安。
淡泊名利是共產黨人寬闊襟懷的內化外行,黨員干部的“不銹鋼”形象,就是要在個人得失上講風格。個人名利得失,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人生問題。名利具有兩面性,正確看待其得與失,就能成一種動力;過分追求、看得過重,就會變成一種枷鎖。俗話說:“良田萬頃,日食一斗;廣廈萬千,夜臥八尺。高飛之鳥,亡于貪食;深潭之魚,死于香餌。”在名利得失面前能否持有淡泊之心、超脫之懷,是判斷一個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標準。共產黨員是來自群眾的先進分子,作為普通公民,自身的權利和利益應當得到尊重和保障;但作為黨員干部,又要求在對待地位和利益的問題上必須境界更高一些。所謂境界更高一些,就是不僅不能見利忘義,而且當個人利益同黨和人民群眾利益發(fā)生矛盾時,應當做到前者服從后者;就是在看待個人得失上,應該“大氣”一點,而不是斤斤計較、與民爭利。這樣,不但黨員干部自己能夠不斷提升人格力量、彰顯“不銹鋼”亮光,人民群眾也能從中看出和感受到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道理很顯然:一個黨員在個人名利得失面前有風范,具有無我精神,一心為公、默默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群眾面前就會閃閃發(fā)光,贏得群眾愛戴和擁護;反之,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患得患失、錙銖必較,爭名于朝、爭利于市,甚至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強取豪奪,在群眾眼里就是“生銹發(fā)臭”,必會遭到人民群眾白眼和唾棄,也是必然的。
絕對忠貞是共產黨人堅強黨性的本真內涵,黨員干部的“不銹鋼”形象,就是要在愛黨護黨上講忠誠。毛澤東同志說:“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自覺的革命者無論何時何地,在何種情況下,都要做到忠誠老實,對黨要忠誠,要老老實實地說話,老老實實地辦事,老老實實地做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其中一條就是“做人要實”。“忠誠老實”、對黨絕對忠貞,是共產黨人堅強黨性的本真內涵,也是增強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基本要求,只有人人對黨忠誠老實,取得革命事業(yè)成功才有基本保證。應當說,我們的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對黨是忠誠老實的,稱得上政治上的“不銹鋼”。但亦應看到,有的黨員干部包括一些黨校黨媒工作者,也存在著黨員意識、黨的意識淡薄的問題。有的對黨的感情淡薄,當黨遭受詆毀甚至“圍攻”時,往往無動于衷、袖手旁觀,或麻木不仁、當“看客”、作“圍觀”;有的甚至若明若暗、公開半公開地跟著“起哄”,躲在背后或暗處“喝倒彩”,忘記了自己最真實和最應該牢記的共產黨員身份。這種“身份麻痹”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醒。黨員干部在黨愛黨、護黨為黨,如同兒子愛母親一樣天經地義。當黨的形象遭受貶損、詆毀時,必須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挺身而出與之斗爭;當人民的利益遭受侵害、蠶食時,必須責無旁貸地走上前,英勇頑強地與之較量;當黨的事業(yè)和團結統一遭到損壞、破壞時,必須義不容辭地面對面,敢于并善于“亮劍”,不讓任何錯誤言論有任何肆虐的空間。這既是黨員干部必須秉持的立場和觀點,也應是黨員干部內化于心的根本感情和義務。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視黨員為第一身份、視為黨和人民工作為第一職責,才有了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不斷發(fā)展,才贏得了人民擁戴和長期執(zhí)政地位,也成了我們黨確保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堅強領導核心地位的一條基本經驗。
杭州西湖邊上有座雷峰塔,因為撿磚的人多了,而添磚加瓦的人少了,久而久之,終于倒塌了。如果我們把黨的形象比喻成那座雷峰塔,那么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就是筑起這座塔的磚和瓦,我們黨的偉大形象則是通過所有黨員的總體形象來體現的。誠然,個別黨員干部的不良形象并不能代表黨的整體形象,但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再高大的形象,不可能是“海市蜃樓”,也不可能是“嘴上功夫”,沒有黨員干部一件一件的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小事、具體事積累,沒有黨員干部人人做“不銹鋼”形象拼接,黨的偉大形象就不可能立起來。這就是說,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每名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會對黨的形象帶來影響,人民群眾正是通過這些“一言一行”來衡量黨員干部進而對黨的形象進行評價的。因此,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把樹立“不銹鋼”形象,作為給黨的形象這座“雷峰塔”添磚加瓦、添彩增光的一種價值存在,人人孜孜以求、人人苦苦追求。如是,我們黨的偉大形象才能牢固矗立、巍然不倒,黨的偉大旗幟才會始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高高飄揚。
(作者系原濟南軍區(qū)司令部直屬工作副部長、陸軍大校、教授)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