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守法——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解說詞(第六集)(4)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全民守法——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解說詞(第六集)(4)

【字幕】安徽臨泉

【解說詞】

80后安徽臨泉青年牛志偉,被人稱為“信義哥”。還在讀大學時,父親遇車禍離世,給家人留下了40余萬元巨債,事后牛志偉貼出認債告示,承諾一定還清父親所欠債務。

今年春節(jié)前幾天,他回到皖北老家,還掉了父親生前欠下的最后一部分債務。

【同期】牛志偉

別人能借錢給我爸,是對我爸的信任,我不能辜負別人對我的信任。

【解說詞】

“信義哥”遵守的不僅是履信踐諾的中國道德約束,更是最基本的契約精神。一個個“信義哥”,象征的是普通中國百姓心中不斷生長的法治精神。

【解說詞】

“信義哥”的故事讓人感佩。然而,社會成員不守誠信等違背法治精神的現(xiàn)象仍不鮮見。只有獎罰分明、形成機制,才能樹好導向、形成約束,讓誠實守信蔚然成風,讓失信悖德寸步難行。

【解說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加強社會誠信建設的任務。2016年,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為褒揚和激勵誠信、約束和懲戒失信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企業(yè)連續(xù)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工商部門為其辦理行政許可開通“綠色通道”;市場主體依法納稅、守信還貸,銀行給予信貸優(yōu)惠和支持;電商誠信經(jīng)營,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平臺為其加注“誠信會員”標識。誠信守法的社會主體不僅收獲贊譽,還能贏得實惠和便利。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和行業(yè)將那些有偷稅漏稅、違反合同、拖欠債務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yè)和個人納入“黑名單”,在信用評級、企業(yè)投資、銀行貸款、個人信用消費等方面出“黃牌”、亮“紅燈”,人民法院對失信被執(zhí)行人限制高消費等,讓當事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解說詞】

全民守法,最終要靠激發(fā)全體人民的法治熱情。

亞里士多德說過,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實現(xiàn)法治。

人民是法治建設的主體,是法治國家的主人。只有人人參與的法治,才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

【字幕】山西翼城

【解說詞】

正在拍攝的這部普法欄目劇叫《選舉風波》,講述了山西翼城一個村委會換屆選舉拉票賄選的故事,根據(jù)真實的案例改編,針對當前一些社會現(xiàn)象,以案釋法,讓群眾知道怎么遵紀守法。

從2006年開播至今,翼城縣普法欄目劇歷經(jīng)12年經(jīng)久不衰,共制作500多期法治短劇,6200多名干部群眾參演。

【同期】參演群眾

給老百姓傳授法律教育,讓老百姓懂法守法不能亂來,不能違反社會治安。

【解說詞】

如今的翼城縣,各種刑事、治安、民事糾紛案發(fā)率大大下降。

翼城是中國普法的一個縮影。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堅持不懈推進全民普法工作,是中國黨和政府的偉大創(chuàng)舉。從1986年至今,中國已經(jīng)實施了六個全民普法五年規(guī)劃。今年,已進入“七五”普法的第二個年頭。

【字幕】江蘇淮安

【解說詞】

70多歲的潘恒球一年有200多天奔波在外。潘老年輕時靠著“淮書說唱”謀生,曾是淮揚一帶響當當?shù)恼f書先生。38歲那年,他在說書轉(zhuǎn)場途中偶遇警察押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深受震撼,從此矢志走上普法路。

【同期】潘恒球

老師教育我們要勇敢地和壞人壞事作斗爭,老師又說我們力量小、力量薄,斗不過歹徒怎么辦?那么我們急中生智想辦法脫離現(xiàn)場逃跑,到派出所報告抓壞蛋!

【解說詞】

30年來,潘恒球自編自演,進行了8000多場義務普法宣傳,受教育學生達30萬人次。

【同期】北京市朝陽區(qū)呼家樓中心小學教師  賈麗芳

同學們,我們上學或者放學,再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的時候,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同學:交通安全!

老師:今天這節(jié)課……

【解說詞】

堅持普法“從娃娃抓起”,是中國普法的另一大特色。自“三五”普法以來,全國大、中、小學全都開設了法治教育課程,聯(lián)通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教育網(wǎng)絡正在不斷完善。

【解說詞】

從學齡兒童,到耄耋老人;從“法律進寺廟”,到多地積極探索的農(nóng)村普法新模式;從“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普法通知書”制度,到各地正在積極推廣的法官、檢察官、行政執(zhí)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活動;從普法進機關、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企業(yè)、進單位,到網(wǎng)站、微博、微信、微視頻、客戶端等網(wǎng)絡新渠道開展普法活動,一個全社會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形成。

【同期】

學生A:小學生不能經(jīng)常玩游戲,不滿18歲不能進入網(wǎng)吧。

學生B:去外國旅游回中國,不能把外國水果帶回中國。

學生C:過馬路的時候要走人行橫道,看到紅燈要停下來,看到綠燈才能過馬路。

學生D:我知道未滿12歲的孩子不能騎共享單車。

【解說詞】

這是全民守法的生動特寫,這是法治社會的美好畫卷。當法律得到人民內(nèi)心的認同、信任和尊崇,全民守法、遇事找法、辦事循法的良好愿景就此變?yōu)楝F(xiàn)實。

中國的法治實踐驗證著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將法治觀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知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國才會形神兼具,行穩(wěn)致遠。

【解說詞】

法治建設的目標是為了人,法治建設必須靠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解說詞】

初夏的中國政法大學,綠樹成蔭。這所大學是中國法治教育的搖籃。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來到師生們中間。

【解說詞】

在與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和首都法學專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負責同志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的發(fā)言耐心傾聽,頻頻點頭。他向同學們投來的期許目光,讓大家感到無比親切。

【同期】中國政法大學學生  潘輝

在那一刻,他所投向我的那種慈祥和肯定的目光,給了我很大的激勵。這種激勵是能夠延續(xù)到我未來學習和生活當中的。

【解說詞】

對于女生魏若竹來說,座談會上的一個細節(jié),讓她感覺到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同期】中國政法大學學生  魏若竹

總書記走到我們這邊的時候,他就說你們將來都是女法官、女律師,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感覺是非常振奮的,當總書記親口對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

責任編輯:蔡暢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