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
為官清廉辭官回老家買房
根據(jù)資料記載,明朝時的房價不算高。崇禎五年(1632年),安徽省休寧縣居民金運出售雙層樓房一幢,上下五間,占地一分,賣價只有30兩銀子(《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第972頁《明崇禎五年休寧縣金運賣樓屋紅契》);崇禎十三年,北京崇文門大街居民傅尚志出售四合院一座,五間房,帶門面,一分為二,賣給兩個買主,總共要價56兩銀子(《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第996-998頁《明崇禎十三年大興縣傅尚志賣房官契》)。
由此可見,崇禎年間,只需要花幾十兩銀子就能買一幢獨棟小樓或者一處小型四合院。其實不光崇禎年間,整個明朝房價都不高。以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為例,跟朱元璋有血緣關(guān)系的那些親王、郡王和奉國將軍們,都能享受到免費分房的福利,如果沒有房子可分,就直接撥給他們錢,讓他們自己去買。撥多少,有定例:親王撥給上千兩;郡王撥給幾百兩;那些縣主、縣君、中尉、鄉(xiāng)君之流,每人撥給幾十兩銀子。換句話說,幾十兩銀子夠當時一戶普通家庭解決住房問題的。
不過,明朝房價雖然如此之低,海瑞還是花了很長時間才買上房子。
海瑞(1514年—1587年),41歲時任福建南平教諭(相當于縣教育局副局長),46歲任淳安知縣,52歲戶部云南司主事(財政部當副處長),57歲任右僉都御史(相當于監(jiān)察部副部長),58歲那年,以侍奉母親為由,辭去官職,回到海南老家,買了一套房子(72歲時,海瑞重新被征召為南京右僉都御史)。
有必要說明,在買房之前,海瑞沒有分過任何房,更沒有動用職權(quán)強占或者低價購買房產(chǎn)。不是海瑞作秀,是他早先根本買不起。
為何買不起?首先,明朝官員工資低。海瑞當縣長那會兒,年薪只有60石老白米,完了還要打折,這在明朝叫做“折色”。即便不“折色”,一年無非也就這60石大米,全部賣成錢,撐死了30兩銀子。其次,海瑞一家開支大。海瑞是清官,無可挑剔,但清官未必不納妾。海瑞一生中,結(jié)過3次婚,納過3回妾,大小老婆加一塊兒至少6個,有過兩個兒子和3個女兒,再加一個非常長壽、非??拐垓v的老太太,另外還有丫鬟仆人若干名。這一大家子的花銷全指海瑞一個人的工資,能不欠債就不錯了,攢錢是絕對攢不住的。
當然,最關(guān)鍵的一條原因是海瑞不貪污。舉個與海瑞同時期的貪官例子:嚴嵩。嚴嵩是內(nèi)閣首輔,一品大員,按照明朝的工資制度,他一年最多能領(lǐng)到1044石的薪水。實際發(fā)放,即使不“折色”,也就8萬多公斤大米,折成人民幣不過40萬元??墒羌尉杆氖?1562年)年江西巡按奉旨查抄嚴嵩家產(chǎn),搜出了價值222萬兩銀子的財產(chǎn),折合人民幣大約18個億。這還不算完,嚴嵩光在江西一省就有36處別墅,嚴家名下居然擁有房屋6600間、土地27000畝。
跟海瑞同一時代的另一位權(quán)臣張居正,年薪與嚴嵩等同。然而萬歷十年(1582年)朝廷派人抄他的家時,搜出了黃金兩千兩、白銀10萬兩、黃金器皿600多套、黃金首飾748件、珍珠瑪瑙水晶象牙犀角玳瑁以及古玩字畫不計其數(shù)。
當時查抄家產(chǎn)的太監(jiān)給張居正位于北京的住房估了價,認為能賣到10670兩。而海瑞58歲那年在海南買的房,總共才花了120兩銀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