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攬瓷器活,得有金剛鉆。”在一次交班會上,旅長張成舉的話引人深思。強軍先強中軍帳,練兵先練指揮員。為提高指揮員的綜合素質(zhì),該旅根據(jù)專業(yè)精確定崗,全面考評競爭上崗,上任之前集中培訓,到任之后跟進監(jiān)察……選準、配強、練硬合成營指揮員的一攬子計劃提上日程。
深夜,某連連長吳輝仍在伏案學習。面對新編制,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當著全連官兵的面作出承諾:“6個月內(nèi)熟練掌握工兵、偵察、運輸、修理等專業(yè)知識,否則主動申請?zhí)幏郑?rdquo;
走進這支新組建的部隊,聽到最多的是“本領恐慌”“時不我待”。該旅偵察監(jiān)視連官兵先從理論著手,先從模型練起,全面夯實訓練底子。得知該連是從炮兵連轉型來的,一位前來視察的上級首長稱贊道:“炮兵轉行干偵察,干得有模有樣!”
趕路者步履匆匆,轉身者仍心系轉型——該旅原副參謀長徐玉聰在整編中被列為轉業(yè)對象,離任前,他把自己整理匯編的一本《合成營戰(zhàn)術初探》交到幾位新任營主官手里,并囑咐他們加緊訓練。
比告別舊我更難的,是塑造新我。部隊組建過程中,原某摩步團被整編成該旅的一個合成營,該團原政治處主任賈樹鵬被任命為營教導員。妻子問他:“官咋越當越小了?”他回答:“官小了,責任可不?。?rdquo;他愉快服從組織決定,二話不說一頭扎進訓練場,以自身行動為轉隸官兵作表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