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淚焦桐成雨”
“父老鄉(xiāng)親很多都是靠著一畝半地維持生計,我下鄉(xiāng)調(diào)研卻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存在問題,造成黃河水不能及時灌溉,老百姓愿望沒有得到落實,至今內(nèi)心不安”,2014年5月,時任蘭考縣長的周辰良在民主生活會上流下懊悔的淚水。與此同時,河南全省以各種形式向焦裕祿學習已成常態(tài)。
坐落在蘭考泡桐林中的焦裕祿干部學院,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現(xiàn)場案例式、研討、電影、戲劇等多種形式,迎接著一批批學員,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和感染力。河南省委組織部開展了“萬名干部進黨校”“市委書記講黨課”活動,使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制度化。
河南省委提出,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必須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蘭考講話精神作為推動河南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河南克難攻堅、崛起振興提供有力支撐。省委書記謝伏瞻針對一些干部不愿擔當、不敢擔當?shù)膯栴},指出學習活動要有效推動突出問題的解決,把“五個敢于”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忠于職守,堅定不移擔負好惠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責任。
蘭考把干部作風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引擎和保障。“從一些發(fā)達村鎮(zhèn)的發(fā)展歷程看,雖然條件稟賦千差萬別,有的擁有資源,有的擁有技術,致富門路也各不相同,卻都有一個好‘帶頭人’。”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說,百姓能不能走出貧困、走向富裕,有一個好帶頭人是重要因素。他們是百姓眼里的“小能人”,懂得利用各種條件和優(yōu)勢,沒有條件也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能夠在貧困中找到致富門路,在困境中開辟新路。
“要想重用,先去駐村;要想提拔,必下一線。”蘭考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干部、轉變作風的主戰(zhàn)場,先后選拔345名年輕干部,派駐115個貧困村精準幫扶。
剛駐村時,紅廟鎮(zhèn)夏武營村幫扶干部秦趁義時常被誤解,有的貧困戶直接跑來要東西,有的村干部說他是“來鍍金”“搞形式主義”。秦趁義不辯解,就是苦干實干。夏武營村有種蔬菜的傳統(tǒng),但道路極差,一遇雨雪,只能從地里背菜往外賣,秦趁義多方爭取,為村里修起兩條新路;為把3畝垃圾坑變成蓮藕池,秦趁義三伏天跳進垃圾坑,光著膀子清理雜草……一件一件事情干下來,村民們都說,他是真駐村、真幫扶。
河南省委省政府敢于在干部考核獎懲上動真格,助推干部真抓實干。為了剎住扶貧工作中存在的“虛、浮、假”歪風,省委主要領導對考核排名后6位的地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對考核中發(fā)現(xiàn)嚴重問題、工作中存在失職行為的3個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依照《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追究黨政主要領導責任。
謝伏瞻說:“改革攻堅,必須要一把手上手。一個地區(qū)或一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主政一方或主管某一方面工作,對抓改革、抓落實負有直接責任,只有親自抓思路、抓調(diào)研、抓推進、抓落實,才能帶好隊伍,確保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