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六一前的周末,我去朋友W公司喝茶,他正在和助理商量給一個學校的孩子送禮物的事。每個孩子一個書包一雙運動鞋,還有一些文具。我看了看鞋子和書包的牌子,都是很普通的那種。
我說,現(xiàn)在好多孩子嬌生慣養(yǎng),穿的用的都是名牌,你花錢送他們這些,說不定還不喜歡,怎么不單獨給那些貧困的學生送呢,這樣更精準不是嗎?
W笑,我知道你所說的。但是這座學校我之前調(diào)查了,學生主要是進城務(wù)工子女,有很多貧困生,條件好的當然也有,但是不能單獨給貧困的孩子買,這樣的話,他們難免會生出自卑心。本來這些孩子內(nèi)心就缺乏自信,你大張旗鼓地給貧困生送禮物,不但不會幫到他,或許還會產(chǎn)生一種善意的傷害。
我暗暗為W的細心點贊。
是啊,之前就看過很多這樣的消息,有人發(fā)善心資助一些考上大學卻交不起學費的孩子,大多都是舉行一個儀式,受助的孩子站在臺上,資助者把寫有數(shù)字的支票展板放在他們手上,各路媒體在下面拍照錄像,大力宣傳,讓這種愛心傳遞下去。
本來,無論是資助者還是媒體,都是出于好心,但很多孩子并不愿意這樣接受幫助,甚至放棄被資助的機會。他們不希望自己的貧窮被曝光,那是他們年輕自尊的靈魂深處最脆弱的地方,不愿意被人看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