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朋友圈刷滿屏的《芳華》影評觀后感包圍中,我懷著好奇的心走進影院,重溫那個年代的故事。但囿于能力所限,只能簡單地讀出善良。覺得“善良”,依然是《芳華》打動人心的地方。看到電影里的主人公劉峰,就讀懂了人為什么要善良,這種善良是熔鑄在血液里的。
電影中,劉峰是個不折不扣的活雷鋒,坐長途火車跑腿接人,幫戰(zhàn)友捎帶物件;自己鉆研并修好了店家因名貴而不敢修理的戰(zhàn)友的手表;爭著吃食堂露餡的餃子;即便是豬跑了這樣的瑣事,都有他幫忙追趕的身影;自己做夢都想上大學,卻將唯一的名額機會讓給了戰(zhàn)友,撂下一句:“他比我更需要”;自掏腰包買材料,花了幾個月時間給戰(zhàn)友打沙發(fā);何小萍被朱克嫌棄不肯合作跳舞,他帶著腰傷主動請纓,不想寒了何小萍的心......
于是有了那句發(fā)人深省的臺詞:“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但是近幾年,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看到老人摔倒在地,你會不會去扶?”大多數(shù)的人說:“不敢扶,要是碰瓷的訛上我了怎么辦?”面對這一句句寒心的回答,我一遍遍思索著答案,人性是什么?是傳承了幾千年的那句“人之初性本善”嗎?我想說的是,善良一直就是人性中最為強大的基因,哪怕人類如何進化,都不曾遺失不曾改變。
像劉峰這樣心懷善良的人在我們組織工作者中就大有人在。臨近年底,老干部局經(jīng)常組織培訓活動,參加培訓的退休老干部年齡都在60歲以上,有的甚至70歲,他們有的步履蹣跚,身體不是很好,有的穿著打扮不是干凈,但是我們負責培訓的組織工作者,從來都是開自己的車主動到家里接送退休老干部,不在意他們是否穿著干凈,不嫌棄他們腿腳不靈便,每次培訓都把他們照顧的很好,得到退休老干部的一致稱贊。
所以,在你感嘆這個社會冷漠的時候,請不要忘了,善良其實是我們的一種本能。我相信人最本質(zhì)的特性,就是善,而且,這應該是一種不需要被時刻褒揚來維持保鮮的品質(zhì)。
時間流逝、芳華飄零,褪不去的還是善良的底色??赐暧捌?,思緒凝滯,似乎有一種稍顯壓抑的感覺。但我想,善良已經(jīng)自然回歸到每個人的內(nèi)心里,不需要被提起、被褒揚,因為,善良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了,你是如此,我是如此,大家都如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