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時,有個命題作文叫作《20年后的我》。
你肯定也寫過類似的作文,稚嫩的筆尖,涂抹著未來的光景,寫著滿滿的期待,相信自己長大后可以叱詫風云,成為改變世界的那個人。
班上有個女生,寫自己攻破了艾滋病毒,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穿著一身旗袍發(fā)表純英文演說;
另一個男生,說自己成了運動健兒,帶領中國足球隊贏得一場又一場比賽,堪稱國之棟梁;
還有人成了億萬富翁,有人做了高官政要,有人當了電影明星……五花八門的20年后,名利場上的流光溢彩似乎都有我們的份。可是,我們的語文老師卻選了風格完全不一致的另一篇文章當作范文。
是一個不太起眼的男生寫的,描述了20年后的某一天,妻子過生日。他一大早便忙著買菜做飯,和兒子一起策劃了驚喜,一家人和樂融融吹蠟燭切蛋糕。
作文的最后一句話說:“妻子幸福地靠在我的肩膀上。”我們哄堂大笑,可那句話混合著笑聲,在我的記憶里回響了許多年。
現(xiàn)在距離寫那篇作文,剛好15年。當年暢想未來的少男少女大多已成家立業(yè),做了司機、會計、教師、農民,活在世界某個小角落,喜怒哀樂無人知。
只剩5年的時間,大概已不足以讓我們去實現(xiàn)當年的愿望。大部分人,都沒有成為當初想成為的那個人,而是活成了曾被嘲笑的那句話中的樣子——老婆孩子熱炕頭,平平凡凡的小日子,有喜也有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