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相關政策制度是關鍵
新型城鎮(zhèn)化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fā)展全局,需要積極應對,我們應以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作為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保障。老年流動人口無論是從新型城鎮(zhèn)化還是人口老齡化的角度來看,都屬于相關政策應該覆蓋的群體,但是實際的政策效果需要通過老年人狀況統(tǒng)計調查加以監(jiān)測和評估。此類專項調查應包括戶籍老年人口,還應特別注意調查老年流動人口,通過調查結果來判斷相關政策目標和落實措施是否得當,對于老年流動人口還應盡力避免出現(xiàn)各種政策都不覆蓋的情況。此外,針對老年人口的專項調查不僅可以作為政策評估的手段,也可以作為前期老年人需求信息收集的重要方式加以采用。
對于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共性社會問題,需要通過政策系統(tǒng)地回應。根據現(xiàn)有的政策制度,老年流動人口更多地被突出流動人口的屬性,而老年人的屬性強調不夠。即使如此,目前全國各地針對流動人口推出的居住證制度也并沒有太多涉及老年流動人口的待遇,該群體有被忽視排斥的可能性。老年流動人口有著自身的特殊需求,那就是社會關系網絡的維續(xù)或再造。此類社會關系網絡發(fā)揮的最大作用則是社會支持,可以通過制定政策集中回應這些需求。
制定針對老年流動人口的政策,一個可行的策略是在現(xiàn)有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政策以及老齡政策的框架內加以補充,圍繞老年流動人口的特殊需求和老年人的一般需求檢視政策不足之處,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加以調整、補充和完善。有關老年流動人口的政策目標應從老年人口自身角度來確定,早在200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口號,呼吁全世界更加積極地應對人口老齡化,通過制定政策來增進老年人的健康、參與和保障。在此基礎上,民政部針對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提出的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完全可以擴大到包括老年流動人口在內的所有老年人。滿足老年流動人口需求的途徑和方式是多樣化的,因此要求參與主體和實施手段同樣多元化。老年流動人口的個人網絡是滿足其需求的基本途徑,由其同住的家庭成員提供需求服務是基本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流動人口都與其家庭成員同住,從而可以及時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持,這時就需要政府、社區(qū)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fā)揮相應的作用?,F(xiàn)階段從各主體的責任和能力角度來看,政府可以制定政策計劃,幫助老年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獲得與戶籍老年人口相同或相近的養(yǎng)老和醫(yī)療保障。社區(qū)可以在轄區(qū)內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建立老年人服務中心,直接向老年流動人口提供相關服務,特別是在社區(qū)參與、老年教育、政策咨詢和權益保障四個方面發(fā)揮作用。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擁有專門從事老年社會工作的從業(yè)人員,將是協(xié)助政府和社區(qū)開展相關工作的重要幫手。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資助項目·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者成長工程項目(14SKGC-QT0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社會科學調查與數(shù)據研究中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