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公。在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公文化”源遠流長而深厚。共產黨人更是拓展了“公”的內涵與境界,公道、公正、公心,成為共產黨員的價值信守和基本準則。習近平總書記對“公”這一核心價值提出了許多重要論斷和明確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yè)觀,才能把群眾裝在心里,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領導干部必須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這些論斷和要求,充分彰顯了“公”這一核心價值對共產黨人的影響力、約束力。
一方面,“公”體現(xiàn)在共產黨人的價值信念上,就是一心為公、為民造福,踐行黨的宗旨。90多年來,共產黨人秉持這樣的信念與情懷,把人民的幸福始終放在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指出“只要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要求共產黨人必須有“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的情懷,要“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凡此,皆彰顯“公”這一核心價值的情懷與力量。
另一方面,“公”體現(xiàn)在共產黨人的價值準則上,就是公正辦事、公道用人,恪守黨性原則。毛澤東曾為自己定下“三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h委書記谷文昌反復叮囑“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當他發(fā)現(xiàn)縣委機關食堂炊事員給自己的小兒子多打了點菜,從此便禁止孩子到食堂買飯?;赝麣v史,中國共產黨正是以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標注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氣質,無數(shù)共產黨人正是以公心、公正、公道筑就了一道道可歌可泣的豐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