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施工高峰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一輪改革啟動之初就提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已成為改革工作的金句。(6月5日 《人民日報》)
四年前,我們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定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硬規(guī)矩,為我們的發(fā)展之路提供了新思路、勾勒了新藍圖、進行了頂層設計;四年后,全面深化改革進入關鍵階段,要求我們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堅持不懈、精準施工,借改革的洪荒之力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從“定規(guī)矩”到“釘釘子”,從美好愿景到偉大實踐,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釘釘子精神是我們平穩(wěn)度過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的又一法寶。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力求“釘得準”,需不走神、不散光。弘揚釘釘子精神,需借工匠精神提高質量。釘準釘子、穩(wěn)抓落實需要黨員領導干部精準施工、精益求精;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要求我們善抓矛盾、善解矛盾,抓住關鍵結點用好釘子。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只有釘準釘子,才能在落實工作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有的放矢。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力求“釘得正”,需講規(guī)矩、講紀律。在改革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應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的“領頭羊”作用,以“關鍵少數”引領“絕大多數”,匯聚一股目標明確、方向一致的浩然正氣。唯有將釘子釘得不偏不倚,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經得起推敲,才能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力求“釘得快”,需有決心、有速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改革至此,緩慢溫柔的“按圖釘式”工作法已然不適宜工作基調,有決心、有速度的釘釘子精神才是改革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人民公仆,要狠下決心、提升速度,爭做深化改革工作中的排頭兵。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力求“釘得牢”,需有力度、有水平。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為人民謀福祉為出發(fā)點的,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將改革向縱深推進就是釘牢釘子的具體表現。全面深化改革絕不能見好就收,持之以恒才能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所帶來的優(yōu)渥紅利。擼起袖子加油干、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釘得牢釘子。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從“定規(guī)矩”到“釘釘子”,共產黨人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攻下了一個又一個堡壘。思想從未停歇、實踐從未止步,我們必須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硬規(guī)矩,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和旺盛活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606/950547.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臨沂市羅莊區(qū)冊山街道辦事處)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