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是一種境界,既然是一種智慧,那么必然要注重在方式方法上的選擇。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經驗有限、知識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弱點;成功者不妨多說說自己失敗的記錄;某些專業(yè)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承認自己在其他領域上的不足;至于那些因偶然機遇獲得成功的人,則更應宣示自己的幸運。
強者“示弱”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弱者,都能有所收獲。何以這樣說?因為強者甘心“示弱”,以弱者的姿態(tài)行事,人自然會謙虛謹慎,別人也會愿意接受,如此,則強者自會成為長久的贏家,并令強者更強。而對于弱者,則能從中獲得慰籍,心理上獲得平衡,從而在心平氣和中自覺地向強者學習,從而有所進步、有所提高。
示弱也是一種強大。真正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示弱。善于示弱,也就是在自己明顯占有優(yōu)勢的情況下,淡化自己的光芒,充分尊重別人。這種示弱并非真正的弱小,而是一種主動把握生活的自信和從容。示弱可以讓我們得到朋友。人與人相處,愉悅是第一要緊的。你可以不給人家物質上的幫助,也可以不對別人事業(yè)的發(fā)展承擔什么義務,但你不能不讓別人愉快。如果人家跟你在一起,隨時要對付你的所謂“開涮”,心情老是抑抑郁郁的,大概不會有與你長久相交的念頭。
示弱也有益于我們的事業(yè)。一個人想干成事業(yè),一要靠自己幫忙,二要靠別人幫忙。所謂要靠自己幫忙,那就是我們得擁有成就事業(yè)的才華、學識、氣魄、毅力;所謂要靠別人幫忙,就是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盡可能減少行進過程中的“磨擦系數”。我們有意識地在生活中示弱,別人不僅不會認為你的成功會妨礙自己的幸福,反而會把它看作增進自己生命快樂的一環(huán)。你向前方“進攻”時,就少了后院失火之憂。
每個人都有這種體會,拳擊時,先把拳頭縮回來再伸出去,拳頭才有力度,縮的幅度越大,出擊的力量也越強。一個人的示弱,其實就是縮回拳頭的過程,它的目的是為了在關鍵時刻把生命的那只掌頭伸得虎虎生威。做人要學會示弱。一位導師有一句著名的話很讓我受啟發(fā),她說,人不應該示強,而應該示弱,這才是最高的做人境界。對人要謙和,要中庸,不要對人有攻擊性,而需要包容,需要寬厚仁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