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很多公司,為了讓員工準時上班,都設置了全勤獎。
全勤獎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員工請假頻率的高低。
身為員工,如果家里有事不得不請假,那么最好是在一個月的開頭,因為這個時候,自己付出的時間成本是最少的。
如果很不幸,這一個月的前30天你都準時上班,在最后一天才得知自己不得不請假,那么全勤獎越多,心情就越差。
但假如把最后一天的請假換成即將遲到,那曾經(jīng)付出的時間成本和金錢的誘惑就會形成約束,這個約束就會促使你想盡辦法準時到公司。
這就是所謂的“他律”。
他律不是說,你在執(zhí)行某個計劃的時候,有個人在你身邊監(jiān)督你,時刻提醒你,而是你對這件事情付出的成本,促使你繼續(xù)堅持,甚至不得不堅持。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很多報名免費課程的人,經(jīng)常不聽課,而報名付費課程的人,總會準時聽課。
除了課程質(zhì)量的差別,更多的,是自身付出成本的差別。
一個人付出的成本越高,就越容易堅持。反過來,自己的付出成本越低,也就越難堅持。
而他律,就是在你打算培養(yǎng)好習慣,提升自己之前,先投入一些成本,使這些成本對你形成約束,那么想要堅持就容易得多了。
就像那個學游泳的朋友,每次都要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游泳館,然后接受教練的指導并練習,最后再花一個小時回家。
在這個過程中,他為游泳這件事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金錢,那么相對的,那些付出成本遠低于游泳的事,就會被他放在計劃表中可有可無的位置。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