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英工商峰會的致辭中說:“‘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fā)展繁榮。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如今,一個個“一帶一路”項目的實施讓外媒睜大了眼睛時刻關注著。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始躍躍欲試加入這條共商共建共享的陽光大道。
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對于貿易而言,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了迪拜環(huán)球港務集團負責人的感慨。英國倫敦時間4月10日,滿載英國貨物的首列回程中歐班列(倫敦—義烏)從迪拜環(huán)球港務集團倫敦口岸出發(fā),開往萬里之外的中國義烏。在此之前3個月,從義烏出發(fā)的中歐班列抵達倫敦。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重要務實合作舉措,中歐班列引發(fā)了外媒的極大關注。
這條比空運便宜比海運快速的鐵路線路讓沿線各方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英國廣播公司引用英國國際貿易大臣漢斯的話說,該線路展示出“對高質量英國產品的巨大需求”。興奮之情顯而易見。路透社分析,英國正努力加強與全球其他地區(qū)的貿易聯系,為兩年后退出歐盟做準備。去年,中國是英國第七大出口國市場。據英國官方統(tǒng)計,去年英國對華貿易總額約135億英鎊,自2006年以來平均年增長率達到12.9%。
正如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道指出的,中歐班列實現往返開行,在中國與英國之間開辟了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陸路貿易通道,為兩國增進友誼、加強合作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渠道,對于促進中英經貿往來,服務中英兩國企業(yè)和民眾,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歐班列只是讓有關國家有實實在在獲得感的眾多“一帶一路”項目之一。俄羅斯塔斯社也援引中國駐俄大使的話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戰(zhàn)略對接已取得早期收獲。俄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景廣闊,未來雙方在對接過程中會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
白俄羅斯工業(yè)部長維塔利·沃夫克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正為白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帶來更多可觀成果。他以白俄羅斯與中國吉利公司建立合資企業(yè)為例說,2012年簽署的投資合同規(guī)定聯合汽車廠每年可生產6萬輛汽車,一旦年銷量達到5萬輛,則汽車廠可將生產能力擴大到12萬輛,這一切都意味著由此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崗位。沃夫克認為,白俄羅斯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工業(yè)合作前景非常廣闊,看好兩國在新的機械制造項目上的發(fā)展前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