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個孩子走到森林,他沒有功利性的、砍伐以用的目的,也不像科學家那樣去關注光溫土質。他依靠著樹,他對樹而歌。他歡然躍動時樹搖曳多姿,他沉思默察時樹也靜默無語。最開始的夢想,或許就是這么一片森林。因為喜歡而去夢想,僅僅如此簡單純真而已。然而,夢想的結果卻不可預測。必然性要代替可能性,現實性要代替幻想性?,F實常常會擊碎人們心中的夢想。因為夢想一旦與現實結合,往往有時顯得荒誕不經、遙而不可及。潦倒的盧生,夢中享盡榮華富貴,睜開睡眼一看,鍋里的黃梁米飯尚且未熟;淳于棼夢中做了大槐安國皇帝,醒來卻是南柯一夢,大槐安國竟是他家槐樹下的一個螞蟻洞。這說明,夢想并不等于現實,要讓夢想轉化為成功的現實,必須付諸腳踏實地的努力。否則,夢想只能是虛幻的空想。于是,由夢想而生的全部迷惘、全部痛苦與彷徨,也就在所難免地發(fā)生了。
文學巨匠林語堂描述成功,曾講過一番發(fā)人深省的道理:許多人企望成功,但卻從未想到自己應該下一個決心去達到成功。他們永遠是等待機會跑到面前,讓他可以隨手招來,毫不費力。意志和決心是成功的要素,它能把你帶到江河的上游或源頭,就像峻峭懸崖下流出的一股溪水,沿著溝谷蜿蜒而走,翻騰著身影,撞擊著巖石,在月夜下排演水霧迷蒙的絲舞,吟唱白蓮盛開的童謠。不管道路多么崎嶇,有多少大大小小的石頭阻擋。不少人在年輕的時候,也許曾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卻并不懂得自己應當如何選擇恰當的道路。于是,就總希望別人來推動他,鼓勵他,援助他,而其實他們所能得到的只會是永久失望。即或有一日他們所希翼的助力臨到他們,他們所期待的機會來到了,這樣的人也決不會有能力去抓住它。他們永遠向人們表示,只要他們也能有像別人那樣的機會,或是能讀大學,或是能受某種訓練,他們就也能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yè)。可偏偏是“生不逢時”,沒有人送他們入大學念書,沒有人叫他們受什么訓練,沒有人幫助他們,因此他們只能繼續(xù)等待下去。然而,就在他們眼巴巴等待的同時,有許多并沒有進入什么大學的人卻成了名,有許多并不奢望什么別人幫助的人,依靠自己卻創(chuàng)造了前途。所以,在達到成功的途徑上,什么都不可恃,可恃的只有一條,叫作“勇敢地付出行動”。
林肯幼年時,他父親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西雅圖一處農場??吹降厣厦嬗性S多石頭,母親建議把石頭弄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呢。有一年,他父親去城里買馬,母親帶家里人在農場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石頭搬走好嗎?于是他們就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石頭全部弄走了。原來,它們并不是父親想像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許多年以后,當了美國總統(tǒng)的林肯在給朋友的信中說,“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們認為不可能。有許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這如同我們鍬土尋找泉水,有時候費了半天勁兒,“再挖一鍬就出水”,但許多人卻在這一鍬面前猶豫了、歇菜了,因而也就與涓涓涌出的泉水無緣。多一鍬,鍬出了一個清泉夢;少一鍬,則陷入了干渴苦。“道是無情卻有情”。盡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候雖然我們?yōu)橹冻隽艘膊⒉坏扔诒厝怀晒?,但成功卻約定我們必須去付諸行動。只有下決心行動,才會超越主觀客觀的一切障礙,才有可能擁抱成功的機緣。圓夢,歷來在堅持之中。成功的夢想,只青睞腳踏實地的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