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8年那一次奧運會,火了中國,火了北京,似乎更火了奧運會的那句宣傳廣告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因為它早已不再是矗立在北京街頭的一句廣告,而已經(jīng)轉(zhuǎn)化成了引領成千上萬中國人為追尋夢想而奮斗的動力,并且一再昭示人們以成功的現(xiàn)實。
這幾年頻繁“閃亮燈場”的,當推一些草根歌手。北京奧運會翌年春晚,從東北黑土地上冒出來的二人轉(zhuǎn)演員“小沈陽”,上演了一出小品《不差錢》,“火”了;緊接著,在北京地鐵通道中唱歌的兩個叫“旭日陽剛”的流浪歌手,因翻唱一曲《春天里》,“火”了;再接著,從小愛好唱歌的農(nóng)民歌手劉大成,獲得了2010年星光大道年賽總冠軍,也“火”了。又再接著,又有一批出自草根的歌手諸如王二妮、“大衣哥”、“草帽姐”、“掃帚姐”、“頂缸姐”、“山楂妹”、“玉米妹”、“地三鮮”、“蔬菜哥”等等,都借助央視大舞臺“火”了,有的甚至“火”得人氣爆棚。“火”了當然要有“火”的理由,山東漢子劉大成的“獲獎感言”最具啟發(fā)性,他引用了奧運會主題歌《北京歡迎你》中的一句歌詞:“‘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堅持就是硬道理!”樸實的感言,把夢想對于成功的作用,推向了極致。倘若稍加留心,我們還會從這兩年各個衛(wèi)視“名人訪談”、“非常星發(fā)布”之類的節(jié)目中發(fā)現(xiàn),凡是能夠打動人的明星訪談內(nèi)容,大都是明星們講述因為心中有夢、才從漂泊的丑小鴨蛻變成了展翅沖天的白天鵝。夢想,就像支撐成功大廈的拱柱,硬扛著每一個追夢人經(jīng)歷著追求成功時的酸苦;夢想,同時又像是散發(fā)成功芬芳的果籃,誘引著每一個追夢人奮力去收獲成功的甘甜。
一
夢想是什么?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生活中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只要大腦思維健全,誰都會有自己的夢想。然而,存在決定意識,如同“一千個讀者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身處不同境況的人所擁有的夢想也不盡相同。記得我上高小時,有一次老師問理想。同學五六十人,五彩紛呈,各有各的回答。有的想當妙手回春、藥到病除的神醫(yī),有的想做穿紅紆紫、光耀門楣的高官,有的想成腰纏萬貫、富甲一方的商賈,有的想為造福人類、光耀千秋科學家,有的想當手握鋼槍、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戰(zhàn)士等等。而我呢,由于生長在農(nóng)村且家境不好,天天上頓地瓜干、下頓地瓜干吃夠了,說自己的理想就是能夠當個公社(現(xiàn)在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吃上國庫糧”,與“地瓜干結(jié)賬”(土話:再也不吃了的意思)。一下子引得老師和同學們哄堂大笑。少年時代的夢想,已成記憶。但是沒有人會否認,為目標和企圖而活著的是一種理由。夢想,給人以生活的目標和意義,成了引領人們奮力前行的動力和航燈。
不可否認,也有人并沒有什么夢想和既定目標地活在世上,但是必須看到要真正地活著,快樂地活著,有意義地活著,就必須有生存的夢想和生活的目標。也不可否認,不少人的夢想,或許是荒誕的想法和不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但一個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擁有夢想,一個人如果連夢都不敢做,那么就根本談不上什么“夢想成真”。許多成功者給出的經(jīng)典是:不要怕別人笑話你整天做夢,只要你能在做夢的同時,勇敢迅速地付出追夢的行動。美國服裝業(yè)巨子雷夫·羅倫,所創(chuàng)立的POLO服飾王國,創(chuàng)下了快速致富的典范。羅倫從小就喜歡做夢,當別的孩子玩耍時,他已擁有辨認皮夾克好壞、真?zhèn)蔚谋绢I了。上中學時,他使用辛辛苦苦積攢的錢,為自己買衣服,不斷地培養(yǎng)自己對服裝的興趣,力圖日后向服裝界進軍。畢業(yè)后,他在典禮上莊重地表達了他的愿望成為百萬富翁。盡管羅倫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但渴望進入服裝界的想法卻一直在腦海中盤旋,終于憑借高超的鑒賞能力,他獲得了一家領帶制造公司的重用,有了展示自己設計才華的舞臺。果然,他設計出來的東西獲得了同行的贊譽。后來,欣賞其才華的朋友,與他一起投資共建了P0LO Fashion公司。從此,羅倫有了發(fā)揮才華的更大空間,便大膽地突破傳統(tǒng),將當時流行的兩寸半寬的領帶,出人預料地設計成了四寸寬。而這種叛逆的設計,反而贏得了當時年輕人市場的肯定,進而掀起一股流行狂潮,POLO也從此成為了男裝革命的急先鋒。
夢想是實現(xiàn)成功不可或缺的動力。智慧人類所具有的種種力量,其中最神奇的莫過于夢想的牽引。一切偉大的行動皆來自于光榮的夢想,夢想是引領人走向成功彼岸的航燈。有夢想的人,即使面前有萬傾巨浪也會勇往直前,銅墻鐵壁無法阻擋前進的步伐。人有時候就像一屋子的黃金,而門卻被鎖上了。實際上,要去開啟這扇門就差一把鑰匙了。只要這扇門打開,生命中那無窮的智慧和能量就會釋放出來。就好像上述故事中的雷夫·羅倫一樣,成功將隨之而來。而打造這把鑰匙的材料,便是美好的夢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