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聽了大臣的解釋,頓時感到全身輕松,病很快就痊愈了。
同樣的一個夢境,經(jīng)過不同的人解讀之后,產(chǎn)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
當(dāng)國王聽到王后的解讀后,心里滿滿的都是負能量,結(jié)果就病倒了,而當(dāng)國王聽到大臣的解讀后,心里滿滿的都是正能量,病自然也就好了。
其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你的心態(tài)決定你的狀態(tài)。
但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不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最終成為了情緒的奴隸,整日抱怨自己生活與工作的不如意,以致負能量爆棚,總是心情不好。
今年過年同學(xué)聚會時,聽到不少大家對自己工作的吐槽聲。
各行各業(yè)的同學(xué)們,無論是高薪的、發(fā)展空間大的,還是社會地位高、清閑的工作,大家全都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
仿佛大家都是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
已經(jīng)好久沒聽到有人說:我很喜歡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我的工作我干得很開心。聽到的,都是我的孩子將來干什么,也不讓他干我這行。
難道真的是我們的工作不好,讓我們做得這么不開心嗎?
拿破侖曾說:“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可以造成巨大的差距。”
很小的差異,就是積極的心態(tài)還是消極的心態(tài),巨大的差距就是成功和失敗。
消極的人看到“危”,積極的人看到“機”。
積極的人看到的永遠是希望,讓心靈擁有更加廣闊的晴空。消極的人看到的永遠是危機,讓人感覺到生活處處是陰影。
一直很喜歡一個很溫暖的小故事。
一個小男孩趴在窗臺上看遠處的風(fēng)景,當(dāng)他看到遠處的大人們正在田野埋葬他心愛的小狗的時候,淚流不止,悲傷不已。
他的爺爺看到了,連忙牽著他來到另外一個窗臺,給他打開窗戶,他看到了一整片美麗的大花園,那里陽光普照、草翠花明、蝴蝶飛舞,小孩的心情頓時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爺爺摸著孩子的頭,和藹地對他說:“孩子,你開錯窗戶了。”
我們的生命中無時無刻都存在著兩扇窗戶,一扇窗戶的外面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而另外一扇窗戶的外面卻是烏云密布、狂風(fēng)暴雨。
其實這很正常,愛因斯坦很早就告訴我們了: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