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為什么古人有名有字,現(xiàn)在我們有名無字?
A:據(jù)《顏氏家訓》記載:“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取字是為了明尊卑。
字的產生是出于尊崇長輩顯貴的倫理需要。而現(xiàn)在的我們“有名無字”也恰恰是因為傳統(tǒng)的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以明尊卑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據(jù)。不過我們現(xiàn)在又發(fā)明了“這總那總”、“主席”、“首長”、“董事長”等詞語來代替了。
喜歡看古代歷史劇的朋友們可能早就注意到了,古代人一般有兩個代號,一是名,二是字。據(jù)《顏氏家訓》記載:“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取字是為了明尊卑。
古代的嬰兒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而等到男子弱冠(二十歲)時則加上“字”。女子則是到了許嫁之時(一般是十五歲左右)加“字”,所以古代未婚女子要說自己單身,則一般用“待字閨中”來表示。那么“字”是如何來的呢?坦白講,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凡事都講究一個禮儀。古代人在祭拜祖先的時候,一般都不敢稱呼先祖的“名”,所以就產生了“字”。
說到底, 字的產生是出于尊崇長輩顯貴的倫理需要。而現(xiàn)在的我們“有名無字”也恰恰是因為傳統(tǒng)的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以明尊卑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據(jù)。不過我們現(xiàn)在又發(fā)明了“這總那總”、“主席”、“首長”、“董事長”等詞語來代替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