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萬語,不如不問,不如不言,才是最大的安慰。
有些人的不幸,需要你的關(guān)心和安慰;而有些,卻只是需要別人的假裝不知。他需要幫忙時,自然會和你訴說。如果人家不愿說,你裝作一無所知,最好。
而此時,明知不問,才是你人格魅力的升華,和善的無聲揮灑,也是你最好的修養(yǎng)。
有個成語叫“灌夫罵座”。灌夫,西漢著名將領(lǐng),因看不慣丞相田蚡驕橫跋扈,借酒大罵,致使矛盾激化,惱羞成怒的田蚡一氣之下斬了灌夫。
三國時的楊修,很聰明,能看破曹操的心思,要命的是他管不住嘴,屢次把曹操的意圖解釋給別人聽,搞得領(lǐng)導(dǎo)很下不來臺。
最后曹操找了個機會,將楊修殺了......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俗話說:“揭人不揭短。”不管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不要揭別人的短處,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點過失都沒有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雖然他們時刻都能看到,但是他們想盡量把短處隱藏起來,因為這是他們最不想讓世人知道的事情。
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從來明知故問,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不想直面自己曾經(jīng)的短處,那個時候的他們也是最脆弱的時候。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對的時間說對的話,即便知道真相,也不會貿(mào)然出口,因為知而不言才是大智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