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徒生,大家總會想起他的童話《丑小鴨》、《小人魚》、《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姑娘》等。故事中天真可愛的人物、奇妙的幻想,通過世界各國翻譯成的140多種文字,打動著孩子和大人們。其中就打動著一位中國老人———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安徒生研究專家林樺先生。
安徒生與丑小鴨
林樺1927年生于云南,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外語系,著有《北歐神話與英雄傳說》等著作,曾獲得“布里克森獎”。為表彰他對安徒生作品的翻譯、研究工作,以及他對中國和丹麥文化交流的貢獻,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授予他“丹麥國旗騎士勛章”,同時,他還獲得了“安徒生特別獎”。眼前的林樺教授,深邃、熱情,話語間充滿了孩子般的純真與可愛,只要談起安徒生,他的眉宇間就飛揚著一種青春的活力和巨大的幸福……
周總理曾指示過,凡駐外的年輕人一定要說所駐國家語言。我和安徒生的結緣,和周總理的這一要求分不開
說起來與安徒生結緣,算是一種巧合,這要從我到丹麥工作講起。上個世紀50年代初,我在外交部工作,有一天,部里通知我到總參工作,但過幾天又通知不去了,改去丹麥。原因是駐丹麥使館的三等秘書得了盲腸炎,需要回國治療,一時沒人頂替,于是組織上決定委派我去。從接到通知到出發(fā)只有幾天準備的時間,我和我愛人就上路了。
當時駐瑞典大使是耿飚同志,他同時兼任丹麥與芬蘭大使。耿飚同志一見到我們,就特別提到兩點讓我們一定牢記:一是外交無小事,什么事情都要遵守紀律。二就是學好丹麥文。他說:“周總理曾指示過,凡駐外的年輕人一定要說所駐國語言。”我們盡管完全可以用英語工作,遵從總理的這一指示,我們初到丹麥,首要任務就是學習丹麥語。我和安徒生的結緣,和周總理的這一要求分不開。
1955年4月2日正趕上安徒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我作為使館臨時代辦郝汀同志的翻譯也參加了這次活動。慶祝活動異常熱鬧,丹麥的王室、內(nèi)閣大臣以及政要全部參加了。紀念會、火炬活動、演講、晚餐會……看到這些動人的慶祝場面,我被深深感動了。從奧登塞回哥本哈根使館的車里我在想,將來有一天應該把安徒生童話從丹麥文直接翻譯成中文。這就是我和安徒生50年情緣的開篇。
隨后,我國第一個文化代表團到北歐訪問,團長是楚圖南,他在冰島時曾和我講:你精通英語和丹麥語,又在這里做文化工作,要很好研究北歐神話,它是世界神話重要的一個分支。就這樣,研究北歐神話為我后來研究安徒生童話做了厚實的文化鋪墊。
使館的工作太忙了,我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偶爾翻譯一點點。1960年回到國內(nèi)之后略微輕松些,又翻譯了一點。1963年我再次被派到丹麥,一去又是7年。這時,我減少了翻譯的量,但加大了對安徒生研究的分量。1988年,我離休了,有了比較充分的時間。1991年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要我與他們合作,出一個《安徒生童話故事全集》的新譯本。我非常高興能有這么個機會。于是,我便認真地做了起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