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高考”試卷和后世不一樣,不但不“彌封”,相反,考官們還會根據(jù)他們的推薦人遞上來的“行卷”,與“高考”試卷相對照,來檢驗考生的“綜合素質(zhì)”,決定是不是錄取該考生。
所謂“行卷”,就是考生們在考試之前,把平時寫的一些最得意的詩賦文章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呈送給朝廷權貴或者社會名流,請求他們向主考官推薦的一種考試方式。這在唐朝的考生中非常盛行。
王維自幼聰明過人,多才多藝,彈得一手好琵琶。20歲那年,他奔赴京城長安趕考,科舉考試難度系數(shù)與現(xiàn)在的高考比有過之而不及。
王維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找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并請他幫忙引薦。于是,岐王便支招讓他在太平公主舉行的宴會上裝扮成伶人,給愛好音樂的太平公主彈奏琵琶,增加印象分。赴宴前王維被好生包裝了一番,然后在宴會上演奏了一曲哀婉凄切的《郁輪袍》。太平公主對這才華橫溢的王維贊不絕口。岐王趁機把王維推薦給公主,獻上推薦信和王維的詩作。
后人對王維的評價很高,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亦稱王維為詩佛。這一說是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方位偶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