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新春假期剛剛過去,又是一年緊張“藝考”時。為了把子女打造成未來的畫家、歌唱家、演員,父母們也是操碎了心。而萬千藝考學子所付出的,豈是我等這些只經(jīng)歷過正常高考的人,所能體會的?
今天我們來玩玩“穿越”,小編為你揭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藝”最初的雛形與唐朝最牛“藝考生”的秘密……王羲之、西施、關(guān)漢卿等人又會拿什么作品參加“藝考”呢?
起源:這“要命”的藝考最初的雛形是什么呢?
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xiàn)了“六藝”教育:禮(儀式、行為)、樂(音樂、舞蹈)、射(弓術(shù))、御(馬術(shù))、書(書法)、數(shù)(算術(shù))。“六藝”在當時已得到充分的重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